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光”动力——沙漠经济的新动力

来源:新华丝路网 2018-07-21 16:32:46

222

图为光伏板下禽类养殖(吴紫光摄)

横亘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的库布其沙漠总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多、光照强度大、时间长,曾是这片土地的梦魇。如今,不止于单纯的植树造林治理沙漠,库布其正被以沙漠光伏为重点的产业镶上金边。农牧民们摘掉“生态难民”帽子,与世代生活的这片土地齐头并进,绿富同兴。

库布其沙漠中的光伏项目,充分利用库布其沙漠每年3180小时日照等资源,发电过程不消耗任何矿产资源,也不产生大气、水、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和噪声污染,既能节约煤炭等矿产资源,又能减少排污量,是库布其沙漠环境友好型产业的排头兵。

光伏板遮光挡风,减少沙漠土壤的水分蒸发,同时降低风速,形成了防风固沙带;发电板下,种植着生物固氮先锋——甘草,不断增加着沙地肥力,经过长期改良,荒漠可变良田;发电板间,牛、羊、鹅等养殖是周边贫困户的一项收入来源,天然生物肥继续改良着沙地......

这是当地治沙龙头企业亿利集团的生态光伏项目,实现了“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治沙改土、产业扶贫”。

39岁的赵瑞是贫困户,2017年和亿利签下了清洗光伏板和甘草养护的“责任状”。他说,根据协议,自己获得了稳定的收入,一年不少于4次清洗光伏板,就能获得24000元的收入。 

据了解,该项目规划实施1GW,目前已建成并网发电310MW,治沙面积达到2万亩,每年发电5亿度,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带动大量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正是看中了库布其沙漠资源和光照优势,50MW自发自用的伊泰新能源项目,以“金沙、蓝海、绿洲”为目标、规划建设2GW的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相继建设。

2007年,伊泰新能源开发公司建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首家批准的、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示范电站,十年来技术成熟、运行稳定、效益可观。2017年,50MW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这个自发自用的光伏项目保障着独贵塔拉工业园区中伊泰集团各产业的用电,“光伏发电+设施农业+牧业”的发展模式在园区内同步进行着生态修复、绿色种养殖。

将于今年年底建成的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项目规划容量为2GW,作为鄂尔多斯市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清洁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大项目,该项目将使10万亩沙化土地得到有效防治,提高当地森林覆盖率近0.6个百分点,有效遏制库布其沙漠的扩展,对区域土地荒漠化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在光伏电站外围种植林草,在光伏板下种植经济作物,在基地周围打造旅游项目,实现“光伏+农林+旅游+治沙”,推进光伏发电产业、沙漠农林产业、沙漠特色旅游、沙漠生态治理等多产业整合发展,预计将带动1500户农牧民增收致富。

立体化的产业模式,发电供电同时实现防风治沙、改良土壤。库布其沙漠变财富宝地,一时间,曾经无人问津的“沙窝窝”成了众多光伏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库布其治沙模式的产业造血能力是对绿水青山最好的守护,用产业化的方式反哺沙地治理,实现生态富民,开创了沙区生态治理产业化、产业推进生态化的新模式。治沙,不再是公益事业。

库布其治沙模式实现了“光伏发电、修复植被改善生态、发展绿色经济和扶贫利民”的共赢,也实现了商业、生态、扶贫协同发展,给当地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生态、社会收益,也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

大漠之中,举目远眺,深蓝色的太阳能光伏板连绵不断,蔚为壮观,持续生产着清洁电力。库布其沙漠,靠着最为朴素的日照和土地资源,不断书写着绿富同兴的故事。(文/侯倩)

相关推荐
内蒙古自治区首个进境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正式启运

海关总署经过2天的现场考察评估,宣布鄂尔多斯航空口岸进境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3个指定监管场地通过验收。这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首个进境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正式启运。

2022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峰会启幕

​以“新能源、新产业、新生态”为主题的2022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峰会9日在此间启幕。

聚焦四大产业集群鄂尔多斯市出台重磅奖励政策

聚焦四大产业集群鄂尔多斯市出台重磅奖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