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欧班列成“一带一路”国际贸易重要桥梁

来源:经济参考网 责任编辑:卢晓莹(实习) 2018-07-23 17:43:19

二十世纪30年代,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丝绸之路》一书中写道:“中国政府如能使丝绸之路重新复苏,并使用现代交通手段,必将对人类有所贡献。”

如今,随着中欧班列“钢铁驼队”的出现,斯文·赫定的期盼正在变成现实。数据显示,至2017年底,中欧班列已经开行6637列,铺画运行线61条,国内开行城市达到38个,到达欧洲13个国家36个城市。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目前多个省区均已开通国际货运班列。如今,一列列“钢铁驼队”正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互通的重要桥梁。

近年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实现了爆发式增长,2017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已突破3000列,创中欧班列年度开行数量历史新高,超过过去六年开行数量的总和。

为保证运到时限,中国铁路总公司和铁路局两级调度部门设立专人,负责中欧班列箱源调配、运行盯控、中转集结等工作,按高于客车等级安排中欧班列开行,中欧班列日均运行1300公里,正点率接近100%;全程运行时间大幅压缩,最快12天抵达欧洲,运输时间是海运的1/3。

同时,通过压缩运到时限、提高通道运量等措施,不断扩大班列开行规模,中国铁路总公司大力协调沿线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给予了班列优惠运价,大幅降低了全程物流成本。目前,中欧班列全程费用较开行之初已下降30%以上,仅为空运价格的1/5,受到沿线国家政府和企业的欢迎。

“相比公路运输,中欧班列拥有更大的承载量,不仅缩短了运输时间,还降低了运输成本。”新疆鸿运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张海霞说。

亚欧大陆拥有世界人口的75%,地区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额的60%,东面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西面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我国与欧洲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发展迅速,物流需求旺盛,贸易通道和贸易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为中欧班列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中欧班列的开行,为中国企业、中国装备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支撑。”地处克拉玛依的新疆贝肯能源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成景民说,2017年公司的钻井设备先后搭乘中欧班列运至俄罗斯、乌克兰等地。相比海运,铁路运输速度更快,更受到外国企业青睐。

据介绍,目前中欧之间有3条“钢铁丝路”:经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入境的西部通道、经二连浩特口岸出入境的中部通道和经满洲里口岸出入境的东部通道。为不断优化中欧班列运输效率,2018年1月中哈两国又合作开辟了中欧班列新通道——通过铁海联运,班列途径土耳其直达欧洲。

乌鲁木齐铁路局方面表示,新线路开通后,不仅大幅压缩了运行里程,也使中欧班列的出入境衔接更加顺畅。

相关推荐
北欧论坛在武汉举行 中欧班列(武汉)开辟北欧三国新线路

10月15日,以“支点湖北 智链全球”为主题的2025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开幕式在湖北武汉举行。开幕式上,中欧班列(武汉)开往瑞典、丹麦、挪威等北欧三国的新线路宣布首发。

中欧班列中通道进出境班列货运量突破2000万吨

截至10月14日,自2013年开行以来,由呼和浩特海关监管、经二连浩特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货运量突破2000万吨大关,已达2057.2万吨,开行列数近2.1万列。

新疆双口岸累计通行中欧(中亚)班列超10万列

截至目前,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线路已分别达127条、89条,运载货物从最初的电脑、手机等,扩展至新能源汽车、工业机械、粮油等200余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