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内蒙古国际能源大会背景材料(二)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发展情况

来源:内蒙古能源局 2018-08-09 09:47:00

补连塔煤矿2号辅运平硐1

补连塔煤矿2号辅运平硐

(一)发展现状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资源富集、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优势明显、支撑条件较好,已初步形成以煤炭、煤电、可再生能源、煤制燃料、天然气等为重点的能源基地。2017年,全区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速10.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2个百分点。2017年生产原煤9.06亿吨,位居全国第一;发电量4436亿千瓦时,位居全国第三;外送电量1546亿千瓦时,位居全国第一;煤制油产量102.7万吨、煤制气产量14.4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的28.5%和55.4%;原油产量124.8万吨;天然气产量299.5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5。

(二)具体措施

煤炭基地方面。一是科学优化煤炭生产力布局。重点围绕煤电、煤化工等项目用煤需求,推进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积极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推动煤矿项目落实产能置换指标,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

二是进一步提升煤炭产业集中度。推进煤电、煤化一体化发展,积极引导建立煤电长期战略合作机制。鼓励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积极培育一批大型、特大型煤炭企业,目前已有16家1000万吨级以上大型、特大型煤炭企业。以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为重点,进一步提高煤炭总体生产力水平,目前全区30万吨以下矿井全部淘汰退出市场,年产120万吨以上煤矿产能约占总产能的85%。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5%以上,煤矿单井平均规模达到200万吨以上,资源回采率达到65%以上,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0148。

三是积极推进煤炭清洁生产。推进煤炭洗选一体化,大型煤矿全部配套建设洗煤厂。推动采煤沉陷区、露天排土场、排矸场等综合治理,加强矿区生态修复和复垦绿化,建设绿色矿山。

煤电基地方面。一是加快建设特高压输电通道及配套煤电。锡盟至山东、蒙西至天津南、锡盟至江苏、上海庙至山东、扎鲁特至山东青州5条特高压输电通道全部竣工,新增外送电能力4400万千瓦。通道配套煤电规划建设有序推进。呼伦贝尔至河北特高压输电通道已与河北省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共同向国家能源局行文争取尽早开展前期工作,呼伦贝尔、蒙西等一批输电通道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或研究论证。

二是不断优化煤电装机结构。大力推广大容量、高参数先进燃煤发电机组,全区有百万千瓦以上火力发电厂23座,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分别约占火电装机容量的75%和40%,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热电联产机组建设,截止2017年底,低热值煤和热电联产装机分别达到1071万千瓦和3984万千瓦,占火电装机容量的13.1%和48.8%。

三是积极推进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严格煤电机组准入控制,新建燃煤发电项目均采用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循环流化床低热值煤机组和供热机组均采用3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机组,并配套建设先进高效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积极推进落后小火电机组淘汰工作,逐步淘汰大电网覆盖范围内单机容量20万千瓦及以下、设计寿命期满和不能实施供热改造的常规燃煤机组,2013年以来全区共淘汰落后小火电机组53.1万千瓦。加快推进现役煤电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重点对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开展了综合性、系统性改造,截止2017年底全区累计完成并通过验收超低排放机组109台、规模4577万千瓦,节能改造机组40台、规模1404万千瓦。2017年全区发供电标准煤耗分别为307克/千瓦时和331克/千瓦时。四是持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率先开展了蒙西电网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和蒙东地区大用户直接交易试点,截止2017年底已累计完成电力多边交易电量3266亿千瓦时、大用户直供电交易电量274亿千瓦时,有效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提高了用电负荷。自治区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获国家批复,目前正在积极推进输配电价、电力市场建设、电力现货交易、发用电计划、配售电侧等改革工作。鄂尔多斯达拉特经济开发区等15个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和蒙西地区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可再生能源基地方面。一是持续扩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十二五”以来,全区光伏发电装机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增长了3.5倍左右。截止2017年底,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装机比重达到30.9%,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15.5%。

二是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依托锡盟至山东、锡盟至江苏、上海庙至山东等特高压输电通道,稳步推进外送新能源基地建设,目前国家能源局已明确为锡盟交直流输电通道“十三五”安排700万千瓦风电外送规模,目前正按照确定的建设方案和规划布局有序推动。上海庙至山东输电通道配套可再生能源基地一期400万千瓦和乌兰察布600万千瓦风电基地获国家能源局批复。包头、乌海、达拉特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建设积极推进,计划年内建成并网。

三是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支持风电、光伏参与大用户直接交易和电力多边交易市场,2017年共完成交易电量96亿千瓦时。积极开展风电清洁供暖,目前全区已形成风电清洁供暖面积180万平方米。

煤制燃料基地方面。近年来,内蒙古紧紧抓住国家开展煤制燃料示范项目建设的重大机遇,率先开展了煤制油、煤制气示范,一些核心关键技术已实现国产自主化,能源装备技术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目前,全区已建成煤制燃料项目(生产线)4个,分别为神华煤直接液化一期工程第一条生产线(108万吨/年)、伊泰煤间接液化(16万吨/年)、大唐克旗煤制气一系列(13.3亿立方米/年)和汇能煤制气一期工程(4亿立方米/年)。2017年,神华、伊泰分别生产煤制油83.8万吨和18.9万吨,大唐、汇能分别生产煤制气10.3亿立方米和4.1亿立方米。此外,伊泰200万吨/年煤制油、北控40亿立方米/年煤制气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正在开展开工有关准备工作;京能锡林煤化褐煤热解分级综合利用项目经请示国家能源局同意,由锡盟发改委备案,正在办理开工有关手续。

石油天然气基地方面。一是积极协调中石油、中石化落实石油天然气产能计划,积极推进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二是加快推进油气输送管道建设,截止目前全区已建成油气长输管道31条,区内里程5943公里,已覆盖除兴安盟以外的11个盟市。其中:原油管道5条,区内里程1221公里,输送能力3705万吨,其中供区内原油输送能力约700万吨;成品油管道2条,区内里程481公里,输送能力391万吨;天然气(煤制气)管道24条,区内里程4241公里,输送能力637亿立方米,其中供区内输气能力约100亿立方米。

(三)发展方向

未来一个时期,内蒙古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加快发展现代能源经济,努力建设世界级多种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打造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建设现代能源供给体系,保障能源供应安全。重点优化能源供应系统,优化调整能源开发布局。加快转变化石能源发展模式,推进绿色低碳、清洁高效开发。稳步优化开发非化石能源,支持扩大风、光、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提升能源产品竞争力,培育能源支柱产业。二是建设现代能源消费体系,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扩大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加快城乡电气化改造,有序推进生产制造、居民清洁供暖、交通运输等领域清洁能源替代。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延长能源产业链条,提高能源资源就地转化率。三是建设现代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培育能源发展新动能。加强能源科技创新平台、领军人才和团队建设,加速发展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大规模储能、新能源材料、电动汽车等市场前景广阔的领域。四是建设现代能源市场体系,促进多元公平发展。积极推进市场化优化配置能源资源,鼓励能源行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市场化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持续推动能源市场化交易,深化电力、油气体制改革。五是建设现代能源合作体系,形成开放共赢新格局。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深化与蒙古、俄罗斯能源开发利用互利合作。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化,加强与国内各区域间产业合作和技术交流。六是建设现代能源基础设施体系,推进能源产运需协调发展。加快完善煤运交通、电网、油气管网等能源基础设施,提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地区配电网、燃气管网、供热管网建设,提高能源普遍服务水平。七是建设现代能源相关产业体系,打造能源上下游协同发展产业格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经营,支持在资源富集地区建设一批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环保水平高、产业链长、就业带动力强的能源密集型产业,形成若干个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四)能源对外合作。

内蒙古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截止2017年底风电装机规模、外送电能力等均居全国首位,电力装机容量、煤制油、煤制气产能等发展指标也均居全国前列,在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中的位置举足轻重。目前,内蒙古已在能源产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特别是与俄罗斯、蒙古国等在能源领域合作空间广阔、潜力巨大。“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将极大促进和深化内蒙古与俄蒙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领域务实合作,内蒙古也将在国家“一带一路”能源领域国际合作向北开发开放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