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上海非遗展在埃及亚历山大举行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8-10 14:25:04

新华社埃及亚历山大8月10日电 (记者于涛) 2018年是中国上海与埃及亚历山大省结为友好省市的第26个年头,为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文化越古今——生活中的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8日在亚历山大市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开幕。 

据展览代表团团长、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尼冰介绍,此次展出的展品包括农民画、纺织刺绣、玉雕竹刻、戏曲服饰等130余件上海本土工艺品,涵盖了上海非遗保护单位及传承人极具代表性的工艺类精品。展览将持续至本月27日。 

展览分为四大展区:“生活如画”展区汇聚的金山农民画是中国江南民间传统艺术之一,画作主题多元、色彩明快,具有独特的水乡韵味;“锦被罗裳”展区集中展现了上海戏曲服饰与丝织艺术;“情趣方寸”展区集上海非遗手工艺精品之精粹,展品涉及紫檀木、红宝石、祖母绿、水晶等各种名贵材料;“雅思幽韵”则展出了琵琶、月琴等10余种限量版中国古典乐器。 

展览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亚历山大市居民拉尼娅告诉记者,中国传统纺织、绘画展品极具感染力,在观看中感受到了中国独特而绚丽的历史文化。当地小学生叶海亚是第一次接触中国传统工艺品。他说,中国的木雕、陶瓷、宝石展品非常美,希望长大了能去中国参观学习。 

埃及亚历山大省省长穆罕默德·苏丹说,作为文明古国,埃及、中国都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国在共同促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有着巨大的交流合作空间。开展此类文化展览活动有助于增进两国民间交流,加深两个省市的友谊。

相关推荐
守护红海沙漠生态——中电建华东院埃及风电项目的绿色实践

在埃及红海省广袤的干旱荒漠上,由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建的苏伊士湾阿蒙内特500兆瓦风电项目,不仅是“一带一路”全球绿色能源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更凭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友好型施工实践,为干旱区清洁能源项目提供了生态保护样本。

陆海之约·中埃青年国际交流对话会举行

当地时间9月4日,“陆海之约·中埃青年国际交流对话会”在埃及卢克索省立图书馆隆重举行。

“长江遇见尼罗河”文明对话系列活动在开罗举行

“长江遇见尼罗河”文明对话系列活动近日在埃及首都开罗的埃及文明国家博物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