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浙江自贸区15分钟办税圈 “零跑腿”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8-24 16:47:02

新华社杭州8月24日电 (记者魏董华) 最近,浙江海鲲食品有限公司的办税员陈秋洁惊喜地发现,税务机构改革后,跑税务局的路变“短”了。“平时在单位即可网上申报,确实要去税务局,路程也在15分钟内,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陈秋洁说。 

浙江自贸区位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是中国唯一一个由陆域和海洋锚地组成的自贸试验区。截至今年上半年,自贸区普陀区块共引进企业844家,大部分集中在东港区域,辖区有限的征管资源让“就近办税”成了难题。 

税务机构改革后,普陀本岛范围内办税点增至5处,一个稳定的“15分钟办税圈”成功搭建。“现在办税可比从前方便多了,纳税人凭借一张身份证即可到任一办税点进行涉税业务办理,为纳税人就近办税提供更多选择。”舟山中远船务有限公司会计曹玲玲说。 

据统计,当前舟山市本级10大项146小项税务事项均能够实现“最多跑一次”,覆盖率达100%,其中超90%项目已实现“零上门”,基本实现办事不出岛。 

一些自贸区企业表示,从办税便捷高效到税收征管标准统一,从纳税服务的个性定制到各类税费的规范管理,税务改革为自贸区营造了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 

在浙江自贸试验区119.95平方公里中,岱山岛的面积超过一半。其中的鱼山绿色石化基地在自贸区挂牌后就引进了十几家企业。 

岱山县税务局发现,进驻鱼山的建筑安装服务企业对涉税工作缺乏经验,一支“海岛自助办税诊疗队”应运而生。除挑选的20名财务人员作为自助办税的“医生”外,根据企业办公地点科学划分区块,就近安排“诊疗室”4个,做到企业信息的“一方采集,多方共享”。 

“海岛自助办税诊疗队”成立以来,共接待纳税人各类涉税问题超百件,解决率超过90%。

相关推荐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共建“一带一路”,法治风吹正劲

近日,司法部组织“‘一带一路’法治同行”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采访活动,探访北京司法行政系统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做法与成效。

浙江对外资“引力”持续加强

报告显示,受访外资企业对浙江涉外营商环境整体满意度达96%。在浙外资企业盈利情况稳中有升,对未来5年的投资收益预期向好,87%的受访企业2024年在浙投资利润率实现增长或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