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发改委:我国已初步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可比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8-28 09:57:58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安蓓、胡璐)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27日表示,我国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国际可比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营商环境试评价也取得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将在全国推开。  

这是记者在发改委当日举办的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现场会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的。  

林念修介绍说,我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从衡量企业全生命周期、反映城市投资吸引力、体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三个维度构建。目前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选取22个城市进行了试评价。  

从试评价结果看,北京市精准制定“9+N”系列政策措施,聚力营商环境示范工程建设,开办企业、用电报装、办理建筑许可等方面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试评价城市中总排名第一,衡量企业全生命周期、反映城市投资吸引力两个维度也都排名首位,体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居前列。上海市印发实施了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在衡量企业全生命周期维度排名第二。深圳市制定出台“营商环境20条”,在体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维度排名第一。其他城市也都以试评价为契机,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

“营商环境试评价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在全国范围逐步推行,积累了实践经验。”林念修说。  

林念修说,下一步,营商环境评价将在全国推开。各地区要结合实际,采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手段,动员企业、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力量开展评价,同时强化问题导向,进一步找准问题症结,对照营商环境评价各指标的最优值,深化改革创新。

相关推荐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共建“一带一路”,法治风吹正劲

近日,司法部组织“‘一带一路’法治同行”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采访活动,探访北京司法行政系统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做法与成效。

浙江对外资“引力”持续加强

报告显示,受访外资企业对浙江涉外营商环境整体满意度达96%。在浙外资企业盈利情况稳中有升,对未来5年的投资收益预期向好,87%的受访企业2024年在浙投资利润率实现增长或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