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特稿:“中国人是我们的好朋友”——中国助力加纳民众逐梦未来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8-28 10:56:04

新华社阿克拉8月28日电 (记者赵姝婷、石松) 加纳,大西洋沿岸的西非国家,风土人情与中国截然不同,却与东方大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修建的加纳国家大剧院、海岸角体育场成为地标性建筑;“中国制造”随处可见;“汉语热”日渐升温,当地人见到中国人会亲切地问声“你好”……

纵然远隔千山万水,但共同发展的愿望将中加两国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在携手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谱写着两国合作共赢、相知相亲的动人故事。

中国的井 全村的“药”

加纳东部省古阿由兹村小学校舍外,有一口中国人修建的水井。每天清早和傍晚,村民们头上顶着大盆小盆,手里拎着大桶小桶,从这口全村唯一的水井取生活用水。

“中国人帮我们修建的水井就是我们全村人民的‘良药’,带给了我们健康。”古阿由兹村小学校长琳达·哈桑激动地说。

“这是我们以前的水源,只要下过雨,小溪里一片浑浊,我们就只能喝泥水。”哈桑指着以前村民取水的小溪,从中打了一杯混杂着黄色泥土的水。

“自从有了水井,学生们再也不用为了帮家里打水而奔波,因腹泻、霍乱等而缺课的现象少了很多,”哈桑说,“村里的学生现在都知道,中国人帮助加纳人,是我们的好朋友。”

自2015年12月以来,中国共在加纳6个省832个村庄修建1000口水井,极大解决了加纳农村地区用水困难、没有清洁用水的问题。水井项目惠及加纳50万农村人口。

惠及民生的项目还有很多。中国建设的发电厂给加纳带来更加稳定充足的电力;中国修建的道路改善了加纳落后的基础设施状况;中国的网络信息技术让加纳人更快捷地与世界连接……继“中国制造”后,“中国建设”正成为中国的另一张名片,给加纳当地民众生活带来切实便利。

中企经历 金字招牌

“能成为这个项目的一员,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加布里埃尔自豪地说。

加布里埃尔是中国港湾承建的加纳特马港扩建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工人组组长,而一年半前,他还是没有任何相关工作经验的“小白”。

中国企业为“零基础”员工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加布里埃尔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凭借优异表现,他被升为组长,去年年底被派往周边国家培训,获得了国际认证的专业资格证书。

“我和同事们都十分感恩这份工作,它让我们获得了专业技能。即便将来项目结束,我们也可以凭借在这里学到的本事找到下一份工作。”加布里埃尔说。

在中国企业的工作和培训经历已成为加纳人求职的“金字招牌”,有意愿进入中企工作和学习中文的加纳人也越来越多。目前,位于首都阿克拉的加纳大学孔子学院已招收3000名学生。

加纳大学中文专业学生邓肯认为,学习中文为他打开了一扇“机会之门”,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快,越来越多的加纳人已将注意力从欧美国家转向中国。

中国驻加纳大使馆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单是中国企业在加纳的基建项目就已在该国创造超过3.6万个工作岗位,而中加两国蓬勃发展的贸易往来和投资合作更是为加纳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加纳有很多中国投资者,他们为当地人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会讲中文对就业非常有帮助。”邓肯说。

授人以渔 筑梦未来

“当年在北京,我就是其他外国留学生的生活指南。”当夸梅·哈克曼回忆起在北京5年的学习生活时,仍旧难掩内心的激动。从共享单车的兴起到学习使用移动支付,哈克曼娓娓道来,俨然一副“中国通”的模样。

39岁的哈克曼是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2017届博士毕业生,也是第一位在清华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加纳人。2012年8月,拿到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哈克曼第一次来到北京,开始了一段难忘的经历。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哈克曼选择回到家乡加纳第二大城市库马西,在国家建筑与道路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为加纳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咨询建议。

“我之前曾在南非和英国留学,但中国导师和学校给予我学术科研方面的支持是最多的,”哈克曼说,“他们给了我一个特别好的科研环境,让我可以始终专注在自己的项目上,我真的非常感激。”

谈到加中两国日益紧密的合作时,哈克曼幽默地说:“我就是‘中国制造’,加纳和中国的联系有多紧密,看我就知道了。”

近年来,加纳掀起一股“中国留学热”。中国驻加纳大使馆数据显示,目前共有6500名加纳学子在中国留学,加纳在华留学人数连续4年位居全非第一,留学领域涉及经贸、农业、医卫、通信、能源等各个方面。

哈克曼认为,加纳的当务之急是培养更多高端人才。“中国培养了我,我希望能将自己收获的知识和技术传承下去,更好地建设我的祖国。”

相关推荐
“穿越”乡村好去处|古韵新姿间,邂逅非遗风华

安徽呈坎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这里,徽州古建筑层层叠叠,与远山和云雾晕染成一幅水墨画。

全球连线|德国专家:欧中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欧中建交50周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欧中更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记者手记|防波抵风浪 庇护归航人——记中国援建加纳渔港综合设施项目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民生工程,中国援建加纳渔港综合设施项目由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于2020年8月开工,历时近四年完成渔港水域港池、航道疏浚工程,修建防波堤、护岸、码头泊位等水工建筑物,并建成制冰厂、冷库、交易市场、商业区、修船车间等相关生产和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