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行走的汾酒”走出了一部中国白酒发展史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18-08-31 15:22:24

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印度、古中国文明被誉为“四大文明”,这其中只有中国的文明历史没有中断,其核心就在于文化的传承与流动,而从6000年前,发轫于山西杏花村的中国酒文明也一直永续千年而连绵不断,其核心正是汾酒的“不间断行走”。

以“行走的力量”完成了汾酒技艺的完善、文化的交融和地位的稳固,这就是“行走的汾酒”。

“行走的汾酒”走出了一部中国白酒发展史1

4月24日上午9点19分,山西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在杏花村遗址点燃了中国白酒6000年的“生命之火”。

4月24日,“行走的汾酒”2018汾酒文化大巡展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在杏花村芦家街汾酒老作坊博物馆举行。

“行走的汾酒”走出了一部中国白酒发展史2

汾酒史是“走出来的历史”

汾酒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白酒史。

中国酒文化的历史,可上溯至6000多年前,而这个源头的所在地,就是今天出产汾酒的山西杏花村,这里出土的“小口尖底瓮”,被考古界、酿酒界认为是“最早的酿酒发酵容器”。

而最早的汾酒之所以能够书写中国白酒史,不仅仅在其历史久远,还在于汾酒的开枝散叶和通达天下,开放的汾酒没有故步自封而是选择了不断的行走,将技艺传遍神州各地,将文化遍及大江南北,将品牌送达天涯海角。

山西汾酒股份公司董事长谭忠豹在致辞中说,“行走”是对汾酒文化的一个非常准确的描述,也是优秀文化所共有的一种特质:包含着过去,代表着我们的文化传统;代表着当下,代表着我们的文化方向;“行走”也指向了未来,代表着我们的文化自信。“着眼于未来,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中,汾酒更要有所担当,要传承数千年的汾酒文化,迈步走向国际,让中华酒文化陶醉世界,让清香品味绽放于世界。”

“行走的汾酒”走出了一部中国白酒发展史3

图:股份公司董事长 谭忠豹

距今约16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当时的皇室贵族,都喜欢饮用杏花村酿造的“汾清”酒,把它作为宫廷贡酒。这段历史记录在《二十四史》中的《北齐书》,汾酒是唯一被写入正史的中国名酒。

1193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千古绝唱。这表明杏花村美酒在当时已享有盛誉,汾酒的文化血脉经过历史早期的传承发展,已成熟而强大。

“行走的汾酒”走出了一部中国白酒发展史4

图:汾酒股份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常建伟

1915年,汾酒飘扬过海,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举登顶,成为唯一获得最高荣誉甲等大奖章的中国白酒品牌。两年后,杏花村《申明亭酒泉记》称“巴拿马赛会航海七万里而遥,陈列其间冠绝岛国,得邀金牌之奖。于是汾酒之名,不惟渐被于东西亚欧,并且暨讫于南北美洲矣。”《并州新报》以醒题“佳酿之誉,宇内交驰,为国货吐一口不平之气”。

巴拿马赛一鸣惊人的汾酒,正是从“行走的汾酒”启动仪式现场,这座古老的酿酒作坊里酿出来的。

“行走的汾酒”开枝散叶

汾酒在国内传播的万里酒路,从杏花村的根脉出发,开枝散叶,衍生出了一个百花齐放的白酒王国。

“行走的汾酒”走出了一部中国白酒发展史5

图: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员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员认为,汾酒所举办的此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名酒企业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责任方面,也让我们对汾酒接下来的市场发展,对中国白酒接下来的创新升级,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行走的汾酒”走出了一部中国白酒发展史6

图: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在汾酒老作坊博物馆参观时,张颐武留意到,博物馆展示的义泉涌汾酒获得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甲等大奖章证书上,左边印有1492年发现美洲的哥伦布,右边是1513年横穿巴拿马地峡的瓦斯科·巴尔波亚。“哥伦布和瓦斯科·巴尔波亚,都是人类历史行走的重要人物,两个人穿越历史汇聚在一起,在汾酒老作坊凝视汾酒。”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西方文明在大航海时代创造了辉煌文化,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是人类历史行走的重大时刻。“行走的汾酒”在两个历史行走者的凝视下,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是人类文化的巧妙交融,人类行走也从这里重新出发。

没有流动,没有行走的力量,就不会出现创新与发展,也不会有新生。这也是为何在汾酒开枝散叶之后,在全国各地相继有了茅台、西凤等名酒企业。

譬如晋商进入陕西,西凤酒应时而生;随后,陕西酿酒技术进入四川,又诞生了绵竹大曲。晋商到达泸州,出现了泸州最老的窖池。赤水河被称作美酒河,在明清两朝,这条河是晋商经营川盐的主要通道。1939年出版的《贵州经济》记载:“茅台酒之沿革及制造,在满清咸丰以前,有山西盐商某,来茅台地方,仿照汾酒制法,用小麦为曲药,以高粱为原料,酿造一种烧酒。后经陕西盐商宋某、毛某先后改良制法,以茅台为名,特称曰茅台酒”。

之前,在我国不少产地的名酒,酒名仍带“汾”字,如“汉汾”、“湘汾”、“滨汾”、“豫汾”,有的干脆直接以“汾酒”命名,如“红星汾酒”、“玉泉汾酒”、“湘潭汾酒”、“南昌回笼汾酒”等等,可见汾酒在全国酒业中的影响之深远,为我国酿酒业做出的贡献之巨大。直到《商标法》出现才终止了这种现象,但这些名酒改名后的生产工艺依然是山西白酒传统工艺。

“行走的汾酒”走出了一部中国白酒发展史7

图: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秦书尧

而这其实正是“行走的汾酒”最直接也是最有力的体现。通过流动和行走,汾酒衍生出了新的流派,因地制宜的新技术出现了,但源头技术同样会提升。在秦书尧看来,如果中国白酒只有清香型一种工艺,可能它的魅力大打折扣,但是因为衍生出了酱香、浓香,衍生出不同风格,白酒才有了今天的气象万千,雄浑厚重之美。“开出去的枝,散出去的叶,是为根系带回更多的养料,作为技艺源头的汾酒,长远看,是最大受益者。”

“这里是汾酒的根,是汾酒诞生的地方,是中国酒文化的源头,汾酒正是从这里走出去,走出山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作为此次启动仪式的“新闻发言人”,汾酒集团公司董事会秘书长张琰光细数了汾酒老作坊的历史故事和荣耀经历。

“行走的汾酒”走出了一部中国白酒发展史8

图:汾酒集团公司董事会秘书长张琰光

在这里酿出的高粱汾酒,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独领风骚,荣获白酒最高奖——甲等大奖章;在这里酿出的汾酒,九次荣获国内金奖,五次蝉联“国家名酒”称号;在这里酿出的汾酒,见证了1949年中国共和国的诞生,成为第一国宴用酒。

“火炬手”李秋喜

在4月24日上午,在“行走的汾酒”2018汾酒文化大巡展启动仪式之前半个小时,李秋喜特意来到了杏花村酿酒遗址旁,举行了一场神圣庄严的采火仪式。

李秋喜亲手采集的火种,点燃了白酒6000年的“生命之火”,代表着中国酒文化的生生不息与代代传承,代表着中国酒魂、汾酒文化的蓬勃活力。

李秋喜的这一把火,点燃了汾酒6000年来的文明之光,也点燃了中国白酒的熊熊之心。

“行走的汾酒”走出了一部中国白酒发展史9

图:“火炬手”李秋喜

整个发布会一个重量级环节是火炬传递仪式,李秋喜把刚刚点燃的火炬,传递给“行走的汾酒”汾酒文化大巡展第一站济南站的代表,伴随着火炬的传递,汾酒这个传承文化的火炬手又奔跑在新的道路上,汾酒文化将在全国绽放,汾酒市场必将迎来新一轮爆发。

据悉,“行走的汾酒”2018汾酒文化大巡展将以火炬传递的方式,重新行走汾酒全国四个代表站点——山东济南、河南郑州、陕西西安和内蒙古呼和浩特,重温汾酒万里传播之路,让汾酒星星之火更加燎原!

相关推荐
解密双非遗竹叶青酒

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汾酒集团共同打造的《汾酒·中国车间故事》,从绿色基地的一粒种子到餐桌席间的一壶美酒,从地下深层纯净水源到坚守着传统工艺的现代化车间,讲述了汾酒人用心酿造、务实求精、坚守传统、勇于创新的车间故事。

汾酒的另类打开方式

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汾酒集团共同打造的《汾酒·中国车间故事》,从绿色基地的一粒种子到餐桌席间的一壶美酒,从地下深层纯净水源到坚守着传统工艺的现代化车间,讲述了汾酒人用心酿造、务实求精、坚守传统、勇于创新的车间故事。

读懂汾酒的前世今生(下)

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汾酒集团共同打造的《汾酒·中国车间故事》,从绿色基地的一粒种子到餐桌席间的一壶美酒,从地下深层纯净水源到坚守着传统工艺的现代化车间,讲述了汾酒人用心酿造、务实求精、坚守传统、勇于创新的车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