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天津加快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发展破解科研与产业“两张皮”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9-12 16:48:33

新华社天津9月12日电 (记者周润健) 记者12日从天津市科委获悉,为有效破解科研与产业“两张皮”,打通科研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天津市将加快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发展,并根据评价考核结果择优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

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指在天津注册,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创新链后端的新型研发机构,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模式国际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代化的独立法人组织。主要功能包括集聚资源、技术供给、转化孵化、人才输送和战略导航。

天津市科委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处副处长王祯祥表示,加快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发展就是为了畅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通道,面向社会供给产业技术,推进创新创业。

他介绍说,为了营造有利于产业技术研究院快速发展的创新环境,天津市将建立产研院年度考核与财政资金奖励制度。根据评价考核结果择优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奖励,特别优秀的可突破奖励补贴上限。

支持产研院创新能力建设。产研院申报市级科技计划不受申报数量限制。产研院进口科研仪器设备未能享受进口税收优惠的,市财政按照纳税额给予不高于50%、每家每年不高于500万元的补贴。

加快衍生企业发展。产研院衍生企业主要负责人优先纳入天津市新型企业家培养工程。对投资于产研院衍生且在天津市注册企业的天使类投资,发生投资损失的,给予不超过损失额50%的补偿,单个企业项目投资损失最高补偿300万元。

记者了解到,天津市首批产研院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认定。根据建设目标,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2020年,经认定的产研院达到20家,到2025年,将达到30家。

相关推荐
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以金融开放服务外资外贸

2015年4月起,在拥有“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发展定位的天津,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落户并不断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激发开放活力

10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秉承“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理念,累计实施686项制度创新举措,49项经验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215项制度创新成果在京津冀地区复制推广。

天津塘沽边检站精准护航中萨援建物资 "一带一路"再添友谊新地标

我国援助“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萨尔瓦多共和国建设项目的物资设备,近日在天津市大沽口港区10号码头顺利完成装船作业,搭乘“振希新宝瑞”轮,发往托波洛万波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