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世界经济论坛报告:2022年人工智能将新增5800万个新岗位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9-19 14:12:03

新华社天津9月19日电 (记者毛振华) 正在天津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尽管到2025年机器将取代人类负责更多工作,但在未来五年内人工智能的发展仍会净增加5800万个新工作岗位。

18日到20日,第十二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打造创新型社会”,这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主题的世界经济论坛峰会。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8未来就业》报告,自动化技术和智能科技的发展将取代7500万份工作。但该报告指出,随着公司重新规划机器与人类的分工,另有1.33亿份新工作将应运而生,也就是说到2022年净增的新工作岗位多达5800万份。

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涉及对来自全球300多家公司、各个行业的人力资源官员、战略主管和首席执行官的调查。受访者代表了1500多万名员工和20多个总计占到全球经济70%的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

与此同时,报告认为,新工作的质量、地点和形式将发生“重大改变”,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认为稳定的全职工作将越来越少。越来越多公司可能会选择使用自由职业者或专业承包商。随着机器与人类之间的劳动分工不断发展,员工也将需要不断学习新技能。

接受世界经济论坛调查的公司表示,目前机器可以完成的任务占到当前工作的29%,但到2022年,预计机器可以完成的任务将多达42%。

世界经济论坛新经济与社会中心主任阿迪亚·扎赫迪表示,虽然自动化可以提高公司生产力,但他们也需要在员工身上做投资以保持竞争力,“这既是道德要求也是经济要求。”他认为,如果不积极主动,企业和员工可能会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失去潜在经济价值。

全球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的一份分析也给出了相似的预测。分析指出,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其他形式的智能自动化可以促进生产力,创造出更高的产品和服务。虽然不少工作在未来将被取代或发生实质性改变,但新的就业机会也会随之出现,为整个经济带来积极影响。

相关推荐
7小时生死线 大语言模型首次用于国际地震救援

中缅英互译系统的落地应用,展现了AI语言大模型赋能应急救援的价值。

文莱师生代表赴华观摩青少年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竞赛

文莱中华中学4名师生代表7月27日启程前往中国广西,受邀观摩第22届广西青少年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竞赛暨跨区域面向东盟国家邀请赛。

燧原科技亮相WAIC 2025 推动国产智算生态开放发展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沪开幕。作为国产人工智能算力创新的关键推动者,燧原科技以“芯火燎原”为主题连续第六年参展,全面展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AI商业化落地和研发探索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