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德媒关注中国登上巴尔干舞台:“一带一路”通向欧洲大门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8-10-08 09:06:07

德媒称,中国在西巴尔干的投资每年都在增长。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9月27日报道,提到西巴尔干国家融入欧洲的必要性,这在西方的语境中,总包含多种恐惧。所有这些国家,从马其顿到波黑,从黑山、科索沃到塞尔维亚,概括起来就是人们心目中的“问题地区”。但同时,西巴尔干又是一个舞台,是所谓的“大玩家”进行地缘政治较量的场所。

报道称,原本那里只有传统的竞争对手欧盟和俄罗斯,近几年里,人们又发现了另一个重要的行动者参与进来,它就是中国。人们看到,中国活跃在西巴尔干。

报道还称,2013年,中国宣布了“一带一路”倡议,其中包含实现诸多基建项目,目标是将中国的产品和服务以优惠的价格、高效的速度运送到富裕的西欧市场。东南欧国家在此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中转地角色,称之为“巴尔干丝绸之路”也并非过分。

中国公司在东南欧各国的投资总额超过百亿欧元。投资种类分成直接投资,比如,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以及中国国有银行发放低息贷款。独立经济分析家巴斯蒂安表示,中国更喜欢使用贷款的方式,“希腊和塞尔维亚是特例,在所有其他国家都是向政府发放优惠贷款”。

报道称,中国的经济利益很清楚:“一带一路”倡议瞄准经济实力强大的西方市场,而东南欧国家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中转通道。由此,巴尔干国家成了“通向欧洲的大门”。因此,中国在当地尤其向道路、桥梁、铁路以及港口等基建工程大举投资。

报道还称,但直到目前投资总额相对还较低,尤其是同中国在西欧国家的投资额度相比,差距还是很大。中国企业对高科技兴趣浓厚,也愿意在该领域巨额投资。

中国在巴尔干最大手笔的投资当属比雷埃夫斯港口项目,其金额没有超过10亿欧元,而中国一家私营公司2016年并购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则挥金40亿欧元左右。

报道称,仅在德国,中企在2017年一年就投资137亿欧元,创下又一纪录。同时,也应看一眼德国在中国的投资。差距很明显,德国工业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已达700亿欧元,约是中国的两倍。

报道还称,在传统的全球市场上,资金总是流向最能带来盈利的方向。大家怀有同一个目标:立于不败,赚更多的钱。至于是否在中国投资,或者是德国抑或是东南欧国家,在这里区别不大。

巴斯蒂安认为,西巴尔干国家对中国的投资非常依赖。

他认为,中国在东南欧的地缘政治利益首先表现在经济上,即修筑公路通向富裕的西欧市场。

相关推荐
“穿越”乡村好去处|古韵新姿间,邂逅非遗风华

安徽呈坎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这里,徽州古建筑层层叠叠,与远山和云雾晕染成一幅水墨画。

全球连线|德国专家:欧中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欧中建交50周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欧中更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连云港: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塑造发展新优势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