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江西余江:发展生态农业迎“财神”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10-08 14:12:24

新华社南昌10月6日电 (记者林浩) 农田里水稻随风摇曳,三层小楼的院落前老人们聊着家常,广场上孩子们在嬉笑打闹……这是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平定乡蓝田村一个平常的秋日。

78岁的村民吴振才精神矍铄,硬朗的身体让人察觉不到他曾深受血吸虫病的困扰。余江曾是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疫区面积占全区总面积23.7%。如今,在余江区中心,血防纪念馆内的展板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历史。

余江人民不仅送走了“瘟神”,更把“财神”请进了家门。“每年都有固定的收入,用钱的地方不多,生病住院有报销,小病治疗就在家门口。”村民宋接富说。环境秀美,道路通畅,乡村旅游日渐红火,宋接富正盘算着把自家的小洋楼改造成民宿。

2015年开始,余江加强农业发展现代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治理规范化等工作。宋接富所在的村通过实施“园田化项目”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村内“田成方,渠成网”,如今已成为余江重要的血防文化游览区、乡村振兴的典型区。

离宋接富家不远处的灵溪小镇生态乐园内,生态农业发展如火如荼,农业物联网综合平台充当百余亩土地的“管家”。自动监测空气二氧化碳含量、土壤PH值、水质含氧量等数据,将所得数据与专家库数据自动对比,根据数据结果实现肥水一体化设施自动喷淋、自动施肥。平台准确“把脉”,提升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灵溪小镇生态乐园种植出数十种无公害、绿色健康水果。

灵溪小镇生态乐园负责人洪爱林告诉记者,目前该生态乐园每年为村集体创收5万元到8万元,并建有产业扶贫基地,带动124户贫困户每户年均增收2000多元。

生态乐园还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陈谷龙和妻子都在生态乐园内工作,两人每年收入达7万多元。“过去种地靠天吃饭,现在土地流转了有钱拿,还能在家门口找到稳定的工作。”陈谷龙说。

2018年,灵溪小镇生态乐园森林度假休闲区开工建设。建成后年接待游客将达30万人次,综合营业额可达6000万元,年利润预计达2000万元。

相关推荐
江西龙南:口岸数智双驱动 内陆小城闯新路

9月10日至12日,世贸组织投资便利化规则部级研讨班走进江西龙南,来自17个国家投资经贸部门的13位副部长级官员、驻世贸组织大使以及11位高级贸易官员实地考察,聚焦这座内陆小城以“口岸+数智”双轮驱动提升投资便利化的创新实践。

降低运输成本 江西吉安水运助力企业“出海”

据介绍,江西吉安将全力打通“公转水”“水转水”运输通道,打造赣江航运重要枢纽,为更多企业降物流成本、稳外贸渠道提供支撑。

从上合峰会看江西行动:江西晒出“一带一路”亮眼成绩单

江西省发展改革委积极发挥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和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努力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江西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