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出版业创新手段讲好中国故事——第70届法兰克福书展观察

来源:新华丝路网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10-15 13:57:08

新华丝路网法兰克福10月15日电 (记者沈忠浩) 第70届法兰克福书展14日落下帷幕。今年书展共吸引109个国家和地区的7500家参展商,其中中国大陆展商约120家,为期5天的书展参观人数约28.5万,上述指标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记者在书展现场观察到,中国古典文学、书法、绘画、中医养生保健等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书籍一如既往地受到各国书商的喜爱。与此同时,反映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图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面对日益增长的海外需求,中国各出版机构纷纷创新“走出去”的方式方法,探索更有效地传播渠道,通过更加贴近海外读者阅读兴趣的选题策划和编辑,更加国际化、市场化的运营发行,努力把中国故事讲得更生动。

中国出版物受关注度进一步上升

作为一家以出版中国传统书法绘画类图书为特色的民营企业,武汉市新新图书有限公司首次参加法兰克福书展即收获了超出预期的反响。该公司电商部经理王森豹告诉记者,从水写布字帖、硬笔字帖到工笔画教学图书,书展期间前来洽谈合作的书商以及汉学教师络绎不绝。

“从各大书展都可以明显感觉到,‘汉语热’促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王森豹说。

作为世界探究中国发展经验、观察未来中国发展方向的窗口,介绍当代中国发展理念和道路的书籍日益受到关注。今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改变中国:经济学大家谈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1978-2018》等主题图书被摆放在中国展区的显著位置,不时有人驻足翻阅;北京图书出版展区专门设置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书架,还举办了“北京图书40年”分享交流活动,吸引了各国出版界人士。

“只要是中国图书,我都很感兴趣,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甚至未来……”印度通用图书公司总裁考沙尔•戈亚尔一边仔细翻阅在今年法兰克书展上首发的《华强北40年影像记忆》中英文对照版,一边对记者说。

这位职业图书出版人到访中国20多次,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赞叹不已。他观察到国际市场对中国图书的需求上升,希望获得更多中国图书的版权,将其翻译成多语种带给印度读者。

此外,一些中国当代作家在法兰克福书展受到追捧。法兰克福书展今年首次举办中国作家个人主题活动“麦家之夜”,麦家的长篇小说《风声》售出英语、意大利语等5个语种的国际版权;科幻作家刘慈欣携《三体II:黑暗森林》及《吞食者》德语版亮相并接受多家德国主流媒体访问,参与互动的各国读者挤满了活动现场。

中国出版商探索对外传播新路径

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中国图书、中国文化“走出去”行稳致远,中国出版商开展了积极探索,部分成果在法兰克福书展期间得到体现。

首先,各出版商进一步加强了与海外出版商、汉学家、图书编辑等的合作,将合作“前置”,双方共同策划编写,进一步改变“单向输出”“自说自话”的图书编写和出版模式,使中国图书从内容、语言、表达方式上更贴近外国读者的阅读需求和思维习惯。

中国画报出版社与印度皇家柯林斯出版社在本届书展期间达成了在印度建立中国主题图书编辑部的意向。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刘大为对记者说,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迄今已设立近30家,通过中外双方专家共同策划选题、解疑释惑,有效地推进了中国图书在海外的本土化发行,从而把中国故事讲得更接地气、更易接受。

其次,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中图公司)在将中国图书与西方主流阅读人群对接方面实现了突破。中图公司与德语区最大连锁书店塔利亚签署合作协议,将“中国书架”项目带进德国柏林、汉堡、明斯特、曼海姆、德累斯顿以及奥地利维也纳这6座城市的16家塔利亚书店。首批书架计划于2019年3月正式推出,将在每家书店将展销约100种、1000余册德文版和英文版中国图书。

塔利亚首席执行官米夏埃尔·布施表示,相信“中国书架”是一个双赢的项目,将丰富塔利亚书店的图书品种,促进书店的国际化经营。

中图公司副总经理林丽颖对记者说,“中国书架”将不仅是一个书架,而会成为一个平台,中图公司计划利用这个平台把中国优秀的作家带到海外,让他们在书店与当地民众零距离接触,为读者解疑释惑,潜移默化地破除西方舆论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歪曲抹黑,纠正西方民众对中国的误读和偏见。

第三,中国出版商努力拓展图书的外延,利用其他媒介与纸质图书相结合,增强了图书的感染力和传播力。

新新图书给其出版书法字帖的配上了中英文对照的教学视频。以文化电视节目《朗读者》为基础编写的同名图书在本届书展上赢得了国际出版商的青睐。新世界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海外出版商签订了8个语种的版权合作协议。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董卿在现场的朗读更是引来多家德国展商的关注,他们为这种创新的交流模式“点赞”。

德国之声发表题为《中国《朗读者》给法兰克福书展带来的启发》的文章说,“在手机阅读横行的年代,怎样鼓励人们享受阅读最原始的乐趣?这是近年法兰克福书展一直面对的问题。今年来自中国官媒的一位‘名嘴’,给相对比较爱读书德国人带来了新的思路。”

此外, 艺术和设计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被一些出版商作为传递当代中国价值观和审美的突破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书展上搭设了“艺术之桥”主题展台,推广中国当代艺术家和设计师编撰的图书作品。

据介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走出去”过程中选择了并购这条“快速通道”,2014年和2016年分别收购了澳大利亚视觉出版集团和英国ACC出版集团,有效掌握了海外渠道,从而给予“艺术之桥”项目国际化的品牌基因。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广汉表示,我们在看世界,世界也在看我们。中国出版、中国设计、中国精神、中国优秀的艺术家们需要平台来展示和与世界交流。“我们看了‘艺术之桥’蕴藏的丰富机遇,这为我们出版社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本届书展上摘得第三届全球插画奖金奖的董桉彤说,插画是一种可视化的艺术形式,与文字相比更加直观、清楚,更容易在跨文化交往中被理解和接受,希望能用插画更好的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自觉行动有信心讲好中国故事

多家参展的中国出版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在践行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企业自觉在行动,大家都在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但结合自身优势,讲述的方式各有特色。与此同时,这些负责人也强调,提升中国的文化话语权重任在肩,机会稍纵即逝。

刘广汉说, 作为国有企业,我们有责任主动作为,为国家创造价值,而不能盲目地等待观望。

同时,出版业界普遍认为需要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心态搭建更多连接中国和海外的文化交流平台。

德国Drachenhaus出版社负责人菲舍尔认为,中国的形象在德国是不完整的。一方面,面对中国迅速的发展,德国民众有些担忧;另一方面,许多人似乎觉得中国是一个非常安详、炊烟寥寥升起、浓浓禅意的地方。解决这种矛盾需要多建立一些中德文学交流的平台。

“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基于过去辉煌的文明历史,更是对当下的自信,对未来的自信。”陶瓷艺术家白明对记者说,西方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的当下和未来,因此我们需要更注重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而不是简单地传承样式。“应该对继承了传统文化精神、以新样式表现的中国当代文化和价值观充满信心。“

相关推荐
第70届法兰克福书展闭幕

为期5天的第70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14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会展中心落下帷幕。在当天下午举行的主宾国交接仪式上,来自下届主宾国挪威的代表接过了象征主宾国的卷轴。本届书展主宾国是格鲁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