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报告首次发布东北亚、东南亚能源互联网“蓝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10-17 10:20:30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姜琳) 在16日召开的能源互联网发展论坛上,东北亚和东南亚两份“能源互联网规划研究报告”首次发布,为相关地区清洁能源开发与电网互联,解决能源供给形势严峻、化石能源比重过高和跨国输电能力不足等问题,提供了综合方案。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刘振亚表示,中日韩三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东南亚有6500万无电人口,2.5亿人仍在使用薪柴、木炭做饭取暖。加快构建东北亚、东南亚能源互联网,将有效保障区域内各国电力供应,推动经济增长。

刘振亚提出,构建东北亚能源互联网,总体思路是加快区内清洁能源开发,构建环渤海/北黄海、环日本海、环阿穆尔河/黑龙江流域,横向连接蒙古国南部至中国华北的“三环一横”跨国联网通道,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供、多能互补”的格局。

构建东南亚能源互联网,总体思路是加强各国电网互联以及与周边国家联网,形成区内紧密互联,跨区丰枯互济、多能互补的能源发展新格局。

《东北亚能源互联网规划研究报告》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研究编制。报告预计2030年左右,东北亚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将超过化石能源,成为地区主力电源。

《东南亚能源互联网规划研究报告》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与联合国亚太经社委、东盟能源中心联合研究发布。报告认为2030年后,东南亚新增电力需求可以全部由清洁能源满足,基本解决无电人口问题。

据介绍,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我国已与俄罗斯、蒙古国、越南、老挝、缅甸等多个周边国家实现输电线路互联与电力交易。去年12月,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与中国国家电网、韩国电力公社共同签署中-韩联网工程合作协议,三方将在蒙-中-韩-日项目框架下首期推动中-韩联网工程。

相关推荐
共建“一带一路”续写中国和东南亚民心相通新故事

中国和东南亚是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历史的长河中,古丝路架起文明对话的桥梁,睦邻友好不仅刻于史书与古迹,更融入了市井烟火。

新春文化走进东帝汶印尼

1月17日-19日,新春文化主题活动走进了东帝汶、印度尼西亚。此次活动由中国驻东帝汶大使馆、中国驻印度尼西亚登巴萨总领事馆、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支持。

东南亚游客“偏爱”成都

近期,东南亚游客来蓉热潮涌动。携程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成都市累计接待入境游客147.2万人次,同比增长163.8%。入境外国游客为101.1万人次,同比增长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