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历时98天 航程1.5万海里 中国大洋50航次取得六大成果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10-22 15:47:43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刘诗平) 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大洋50航次调查队19日搭乘“向阳红03”船停靠厦门国际邮轮码头,历时98天、航程1.5万海里的大洋50航次任务顺利完成,取得多项突破和成果。

大洋50航次分A、B两个航段进行,A航段主要任务是履行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合同区延期合同,B航段为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区2018年航次任务。这是我国两个国际海底矿区承包者首次开展的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合同区联合调查。

大洋50航次调查队通过多学科立体观测与实验手段,融合船舶调查与潜标长时间序列观测优势,完成了两个矿区及邻近海域多金属结核资源、微生物基因资源、深海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等调查,取得了以下六大成果:

——首次利用地质取样和海底摄像等手段完成中国五矿合同区中部5个区块多金属结核资源细查,获取丰富的数据和样品,深化了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分布和矿床地质特征认识,同时在中国大洋协会合同区西部区块完成多金属结核资源加密调查,进一步提高资源调查网度和勘查程度,为合同区资源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料基础。

——综合运用长时间序列锚系立体观测、水下影像和取样系统、原位大体积泵过滤、温盐深仪采水、浮游生物分层拖网等多种调查手段,在两个合同区及邻近海域开展多要素、立体式环境综合调查。其中,在中国五矿合同区开展多学科综合环境调查尚属首次。

——首次在中国五矿合同区完成布放并回收一套长时间序列锚系潜标系统,为了解该区域长时间尺度环境变化特征提供了重要数据。

——重点在西太平洋牛郎平顶海山、东太平洋CCW海山及克拉里昂—克里伯顿区南北垂直断面,开展水文、化学、生物、地质等综合调查。这对于我国开展海山区域环境研究、资源开发、生物多样性和基因资源利用等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

——首次在西太平洋牛郎平顶海山完成深海微生物原位富集培养和功能验证实验,定向获取了大量高保真微生物原位富集菌群和翔实环境数据,推进深海微生物研究海底试验平台建设,进一步充实了我国深海微生物菌种库。

——首次在东太洋两个合同区同时开展全面海洋微塑料调查,有助于深入了解该区域海洋微塑料分布、数量、种类等情况,为促进中东太平洋海域海洋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支撑,进而推进我国融入全球海洋微塑料监测和国际治理。

相关推荐
国际建筑艺术节成果:诠释生态人文、绿色发展、数字智慧

11月28日,国际建筑艺术节在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启动。该艺术节由建筑艺术主题报告会、建筑艺术作品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内容组成。现场展出的作品成果诠释了生态人文、绿色发展、数字智慧的理念,充分体现建筑艺术的美学价值。

7000多个成果项目寻求合作 2023中关村论坛打造“全球买、全球卖”的技术交易盛会

北京市副市长于英杰在15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2023中关村论坛技术交易板块将举办26场活动,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个科技成果、创新项目寻求合作。

第二届中欧能源技术创新合作论坛召开 多项创新合作成果发布

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和中国欧盟商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欧能源技术创新合作论坛12月10日以线上形式召开,来自中欧政企商学等各界代表围绕“中欧能源创新技术的商业化路径”议题进行深入研讨。论坛同期发布了首批中欧能源技术创新最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