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瞄准经济密度提升 上海出台政策打造产业“高产田”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11-21 10:01:32

新华社上海11月21日电 (记者郑钧天、周琳) 让好地段要做好产业,好资源用于高质量发展,以产业绩效作为产业用地的核心指标……记者20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上海产业经济将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向存量要空间、以质量求发展”。

上海市经信委、规土局等部门先后制定政策,以资源的高效率配置、土地的高质量使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亩产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环境论英雄”,已成为上海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明确导向。上海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说,“四个论英雄”的工作理念,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其量化指标就是经济密度。上海产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紧,必须把关注点放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上。

上海市日前发布的《关于促进资源高效率配置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将以用地用能、劳动效率、科技创新、污染排放等指标为核心,明确“高产田”和“低产田”分类标准,实施要素差别化配置,土地、财政、金融进行差别化引导,促进要素资源聚焦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上海土地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土地利用质量仍有差距,突出表现在土地利用强度不充分、土地配置效率不协调、土地利用绩效不均衡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上海市有关负责人要求,上海须对照全球城市标准,学习国际国内兄弟城市做法,在土地利用方面实现更集约、更高效、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利用。

上海市政府16日印发《关于本市全面推进土地资源高质量利用的若干意见》,制定了“带产业项目”全要素、标准化出让的供地模式。

上海市规土局局长徐毅松透露,上海将统筹全域土地资源,致力于“向存量要空间、以质量促发展”,更多依靠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资源供给,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土地利用绩效,促进发展新动能形成,从而全面提升土地综合承载容量和经济产出水平。

相关推荐
从“引进全球”到“链接世界”,在这里见证中国市场开放活力

记者近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虹桥品汇,体验“买全球”与“卖全球”的双向奔赴,感受中国市场的开放活力。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施行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对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便捷行李物品和货物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