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家: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推动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11-26 11:12:36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记者韩洁、胡璐)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坐标上,如何让未来城市生活和谐宜居更美好?多位经济学家表示,要抓住城镇化率提高的战略机遇期,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关键在于城市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第七届代表大会说,实现我国城市现代化,就是要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进城市产业、经济、科技、社会的进步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城镇化的新篇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镇常住人口从1978年末的1.7亿人增至2017年末的8.1亿人,年均增加164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也从17.91%上升到58.52%,年均提高1.04个百分点。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陕西省原省长程安东说,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但与发达国家动辄超过70%的城镇化率水平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而差距就意味着未来发展的潜力。

程安东说,目前,我国城市数量超过660个,有约20个大小不等的城市群,聚集了全国75%左右的城镇常住人口,贡献了全国88%左右的地区生产总值。未来关键要推进城市差别化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打造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平看来,我国城镇化率上升到一定阶段后会呈现两个“U”字曲线:一个是消费对GDP的贡献率逐步提高,一个是服务业占GDP比重不断提高。

“随着城镇化率超过60%,我国消费将更趋向于多元化,服务业将迈向更高端。”张平说,未来真正的消费升级并非是一般商品消费的升级,而是科教文卫体娱乐、养老等高端服务业的升级。

发展高品质现代服务业,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伴随改革开放深入,经济活力不断释放,引领城市产业布局不断提质增效。

高培勇说,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未来城市建设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构建和谐节约型城市。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社科院主管的以研究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问题为中心的全国性社会团体。

相关推荐
“两区”政策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在14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北京主宾省(市)主题日推介活动中,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姚珂介绍了“两区”北京“两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国家级开放平台,以高水平开放促高质量发展,在丰富消费供给、促进消费升级、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能力上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相关情况。

新疆园区高质量发展“一路生花”

围绕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各地以新作为新气象奋力实现新春“开门红”“开门稳”,既为新的一年打下坚实基础,也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不断获得新发展动力,使开发区、园区成为拉动新疆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财经聚焦丨各地“新春第一会”释放高质量发展强劲信号

乙巳蛇年开工伊始,多地召开“新春第一会”,聚焦做强实体经济、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科技创新等推出硬举措,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