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访:“脱欧”之下伦敦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地位依然稳固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12-04 15:48:39

新华社伦敦12月4日电 (记者杨晓静、杨海若) 伦敦自2016年成为中国主权范围之外最大的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以来,人民币清算量一直稳步提升。面对当前英国“脱欧”这一重大不确定性因素,中国建设银行伦敦分行总经理兼建设银行伦敦有限公司总裁杨爱民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伦敦作为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的地位还将继续得到巩固。

杨爱民说,目前,英国是中国香港以外使用人民币支付最多的经济体,伦敦是世界最大的人民币离岸外汇交易中心。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交易类业务是伦敦最大的特色之一,其外汇交易量已达全球40%左右。

中国建行自2014年6月获任英国唯一人民币清算行以来,4年多时间见证了英国境内人民币业务的爆发式增长:2015年5月,累计人民币清算量突破5万亿元;2016年8月突破10万亿元;2017年11月突破20万亿元;2018年11月突破30万亿元。

“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中英双方都有很强的意愿。”杨爱民说,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在中资银行“走出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导向作用,中英财金对话等双边机制也为中资银行国际化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脱欧”是当前英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而对于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将因此受到挑战的担忧,杨爱民却并不认同,“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有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短期内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在杨爱民看来,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很多天然优势是目前欧洲其他城市无法企及的。“而且,英国政府在‘脱欧’协议谈判中也考虑了金融服务业以及金融城的诉求。”

从人民币国际化角度来看,杨爱民认为,英国在金融领域有很强的合作意愿,自主决策加强后,可能会有更大的空间来推动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的建设。

而在其他金融合作方面,杨爱民也建议,中英双方可在金融科技、“一带一路”金融服务、绿色金融等领域加强合作。

杨爱民认为,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历程很好地配合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重心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目前已经发展到了‘双向交融’阶段,这更加符合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体量和身份。作为中资银行,我们也有更多机会可以发挥作用。”

谈到当前阶段中资银行需要重点加强的领域,杨爱民认为,一方面需要加强风险防控,更好地适应合规等监管要求,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国际化人才储备。“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和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都需要更多了解世界的人才,我们要积极储备人才、培养人才。”他说。

相关推荐
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毅:数字普惠 携手全球南方迈向包容性未来

张毅强调,建设银行将把握普惠金融发展的新趋势,进一步提高服务质效。丰富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内涵,从解决融资难题,向企业全经营场景、全生命周期扩展;从信贷向非信贷、从金融向非金融服务延伸,以旅程式服务陪伴小微企业“成长”。

中国建设银行新加坡分行携手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生院等联合举办科技企业“出海”论坛

2025年1月15日,中国建设银行新加坡分行与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生院安泰亚太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会创业创投联合会联合主办“交大创业者大会暨建行-安泰亚太论坛”。

中国建设银行新加坡分行在2024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举办主题论坛

中国建设银行新加坡分行近日携手西南财经大学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Insight Forum会场举办以“发挥金融担当,成就绿色之路”为主题的国际金融科技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