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加快完善大健康产业“拼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12-24 16:44:04

新华社上海12月24日电 (记者龚雯、唐雪恋) 包括生物医药、医疗服务在内的大健康产业,是上海产业发展的“长板”。近日,瞄准产业集群建设,多个与大健康相关的园区、街区在上海加快建设运营,进一步完善区域大健康产业“拼图”。

上海国际健康街区位于上海浦东张江,该区域已建设了“药谷”和“医谷”,引进大批生物医药研发、诊断试剂、医疗器械、高端医疗服务等相关企业和产业基地。上海国际健康街区将针对性地引入一些专科、全科医疗单位,填补张江区域内大健康产业的空白点,推动医学、医药、医械、医疗“四医联动”格局。

从规划看,上海国际健康街区项目分两期开发。一期已建成,引入了美年大健康、品素齿科、极橙儿童齿科等,二期三个街区同步开发,分别为健康医疗中心;医疗专科门诊、影像检测服务;教育、配套,预计2019年6月交付。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党组书记范金成表示,上海国际健康街区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优化张江乃至浦东的营商环境,还有利于推动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形成。

业内认为,我国大健康产业正进入一个高速成长期,尤其是健康管理、专科医疗、健康养生、生物医药等领域快速发展。近日公布的《促进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记者从上海临港获悉,今年1月开工启动建设、总建筑面积达28万平米的生命科技产业园预计在2019年第四季度交付使用,将集聚国内外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产业领域的企业、科研院所和相关配套服务机构,形成完善的生命科技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

上海市临港地区管委会产业发展首席规划师顾长石表示,作为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主体承载区,临港已陆续吸引透景生命、君实生物等多家行业领先的企业落户,在PD-1抗体、体外诊断试剂、基因测序、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逐步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傅大煦表示,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期待临港生命科技产业园催生更多优质生物医药成果落地,服务更多百姓健康。

相关推荐
从“引进全球”到“链接世界”,在这里见证中国市场开放活力

记者近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虹桥品汇,体验“买全球”与“卖全球”的双向奔赴,感受中国市场的开放活力。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施行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对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便捷行李物品和货物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