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交流合作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1-28 11:09:20

新华社联合国1月27日电 (记者王建刚)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马朝旭25日表示,在气候变化问题面前,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各国应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交流合作,坚持多边机制,切实履行国际义务。

马朝旭在安理会当天举行的“气候灾害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影响”公开辩论会上说,要坚持多边主义,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技术支持力度,提高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联合国各相关机构应根据各自职能和分工,妥善处理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问题。

马朝旭说,要探索符合各国国情的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和平与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国际社会要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全面推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重视解决贫困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通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最终依靠实现共同发展来解决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产生的粮食安全、人道危机和大规模移民潮等问题。

马朝旭强调,要尊重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差异,重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等面临的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应切实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坚持公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发达国家应继续率先减排,并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等加强适应和减缓能力、管理能力和融资能力。

马朝旭表示,中国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中国认真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等规定的相关义务,结合自身国情与能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中国将继续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承诺,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同国际社会一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相关推荐
跨越山海绿为桥 中拉携手筑未来——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京结业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4名政府官员、专家和学者带着对绿色发展的共同期待汇聚中国,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承办的“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

专访|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行动令人印象深刻——访《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斯蒂尔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日前在联合国六月气候会议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采取的切实行动令人印象深刻。

中国深化同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倡议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国际社会应当携手努力,合力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共同地球家园,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