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探索政企合作旧区改造新模式

来源: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2-18 11:03:47

新华社上海2月18日电 (记者陆文军、王默玲) 16日,上海市黄浦区中华路第三小学本应空荡的寒假校园却热闹非凡。黄浦区乔家路地块旧城区改建项目房屋征收咨询会就在这里进行,上海正探索“市区联手、政企合作”的旧区改造新模式,乔家路地块是上海今年启动采用新模式进行旧改的首个地块。

“早起倒马桶近70年的日子终于到头啦!”咨询会现场90岁的鲍桂荣老人说,老城厢中25平方米的小房子承载了他一辈子的记忆。

老城厢既是历史风貌保护区,也是上海本地文化的“摇篮”。住在老城厢里的居民们虽然开窗便能看见摩天大楼,出门就是商业街区,但回到家依然过着倒马桶、洗澡难的日子。

“一家三代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小亭子间,几乎难见阳光。加上几十年来的私自改造,老城厢的韵味渐渐看不到了,但条件差、密度高、隐患大的问题却十分突出,改善居住条件成了最大的民生问题。”黄浦区小东门街道党工委书记周诚说。

“过去旧改遇到了不少影响其可持续推进的瓶颈问题,但是解决民生之困却不能等。”黄浦区副区长洪继梁说,“除了要算经济账,更重要的是算好民生账,克服一切困难,优先解决好群众居住条件差这个首要问题。”

为了让矛盾不再拖延,让群众看到希望,上海一改过去以政府为主导的旧改模式,通过法律、行政、市场的手段,千方百计推动企业继续开发,积极搭建平台为企业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本次乔家路地块的操作实施上,市属国企上海地产集团将与黄浦区属金外滩集团共同组建以城市更新旧区改造为核心内容的平台公司,全方位参与老城厢地区的旧区改造工作。

据了解,乔家路地块作为上海今年首个启动旧改工作的老城厢地区,涉及居民权证数超5800证。

相关推荐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多部门共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为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出台,从五方面提出18条举措,共包含四个方面亮点。

金融如何便利企业“出海”?这些做法在上海先行先试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行动方案中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例如,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又如,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