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扶贫的“鸿雁”飞进天山深处

来源:农行新疆分行 责任编辑:王新伦 2019-04-22 11:30:07

新华丝路网乌鲁木齐4月22日电(贾琼)鸿雁天空上,队队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悠扬……

一首婉转的蒙古族民歌《鸿雁》把我们带到天山脚下,山地峡谷中有一个小村庄,名叫克尔古提村,在蒙语中有“美丽的峡谷”之意,距离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96公里,平均海拔3200米,四面雪山环绕,是天然的天山水源涵养林区。这里生活着淳朴的蒙古族人民,世世代代靠放牧为生。鸿雁,蒙语又称“鸿嘎鲁”,是“白天鹅”的意思,“鸿嘎鲁来到我们这,家里的羊开始变多了,口袋里的钱也变多了。”巴都木加甫和牧民们认为,农行的客户经理鲁花就是飞进克尔古提村的“鸿雁”。

46岁的鲁花是农行和静县支行唯一的女客户经理,也是该行唯一的蒙古族客户经理。克尔古提村是农行巴音郭楞分行的定点扶贫村,由于交通闭塞,自然环境恶劣,2010年被列为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在这里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不仅需要克服语言不通、生活习惯差异等困难,还需要过人的勇气和工作激情。“我也是蒙古族,和大家交流起来更方便,没有人比我更合适。”鲁花主动请缨负责为该村发放专门针对贫困户的免抵押、免担保的政府贴息小额贷款(以下简称“两免”扶贫小额农户贷款)。

 

贴心,深山上门服务

克尔古提村年平均气温只有7℃,冬季漫长,县城通往村里只有一条窄窄的山路,山高坡陡,沟长壑深,往返一趟要花费7个小时。鲁花和男同事一起深入牧区开展贷前调查、贷后管理等工作。因为放牧的需要,牧民居住的很分散,每户相距很远,有时要走半天。他们每次入户调查一上山就是几天,身上背着干馕和矿泉水,路上累了,就坐在草地上啃上几口干馕,渴了就喝几口冰冷的矿泉水。山区蓝天白云的天空,顷刻间就会乌云密布,接受暴雨、冰雹的“洗礼”是常事。“最害怕遇上下雪,那样一耽误就是好几天。”鲁花对克尔古提的冬季印象深刻,偏偏这里的冬季总是来的早走的晚,一年中有8个月都是寒风凛冽,白雪皑皑。大雪掩盖了通向县城的唯一出路,汽车小心翼翼地行驶,好几处都需要下来推着车走,寒风直入骨髓,冻的人骨头疼。晚上牧区没电,他们就与牧民守在小小的火炉旁,一边点着蜡烛、一边准备资料。回到支行后,她又主动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地整理资料、录入系统,常常因为工作太晚回不了家,直接睡在办公室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往返奔波,2016年5月,她与同事通过“农行+村委会+养殖大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模式,为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两免”扶贫贷款180万元,平均每户3万元,贫困户扶贫贷款投放覆盖率达95%。“在克尔古提放贷款是个辛苦活,贷款放下来,鲁花皮肤也变黑了,人也瘦了,还整天乐呵呵的。”在同事王善才眼里,她能干又阳光。

耐心,与牧民共成长

   居住在克尔古提的牧民擅长骑马、牧羊、酿马奶酒,但对金融知识却知之甚少。鲁花初次讲解“两免”扶贫贷款的用途、利率、注意事项时,牧民一脸茫然。他们很渴望通过贷款来壮大自己的羊群,所以详细地询问每一个环节,鲁花用蒙语耐心地解释:每家可根据情况申请2-5万元免抵押、免担保的政府贴息贷款,贷款资金统一由村委会监督购买生产母羊作为脱贫致富的手段,牧民养殖期间(2年)繁殖的小羊出售后80%的资金用于归还贷款,剩余20%的资金归自己所有,两年后生产母羊无偿赠送给牧民。通过贷款共购得母羊2250只,平均每户37只。鲁花担心牧民不能完全理解,又简化成口语一遍遍地讲给大家听。每年鲁花及和静县支行工作人员还会深入牧区为大家讲解征信知识,教大家识破电信诈骗的技巧。有牧民主动把鲁花拉进克尔古提村微信群,在网上咨询一些生活上的金融难题。“我们有不懂的地方就问她,她从来都不烦,而且是银行工作人员主动到家门口来给我们贷款,在我们这还是头一回。”山·巴依尔说出了村里所有牧民们的心声。和牧民的接触使鲁花学到了很多养殖知识,对疫情、天气和自然灾害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每逢遇到可能对牛羊、草场造成影响的突发情况,鲁花都会通过微信群提前发布预警,提示大家做好防范工作。

 

暖心,真情融化冰雪

为发放的每一笔贷款负责是一名合格客户经理的义务,鲁花对自己经手的贷款也是慎之又慎。巴都木加甫的妻子草娃因突发脑溢血导致偏瘫,两个孩子还在上学,眼看亟待加固的羊圈和准备开工建设的育肥青储池,巴都木加甫心急如焚,“干活多累我都不怕,但是没有钱,我就什么办法都没有了。”鲁花深知贷款资金对巴都木加甫一家的重要性,但他家这种情况属于突发重大疾病,在信贷风险考核严峻的形势下,若给他贷款,就要承担该笔贷款可能形成不良的后果,如果不给他贷,那么巴都木加甫一家刚刚迈上的致富路就会由此中断。一边是单位的规章制度,一边是巴都木加甫渴望的眼神,鲁花左右为难。次日,一夜未眠的鲁花再决定专程看望巴都木加甫一家。走进巴都木加甫的家,地面很干净,物品摆放很整齐,锅里还飘来阵阵饭香,不远处草娃躺在床上监督两个孩子写作业,丝毫没有被病魔笼罩的气息。“他家给我的感觉是温馨又踏实,就觉得不应该打破这个美好的画面”鲁花被这样的场景打动,决心用贷款资金帮助他们走出生活困境。

鲁花回到行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行领导请示,将巴都木加甫一家的具体情况、贷款资金对他的重要性作了详细说明,经农行和静县支行讨论分析后,同意为巴都木加甫发放贷款5万元。“真的特别感谢农行,谢谢鲁花,我会好好干,尽快还上贷款,早日富起来。”巴都木加甫拿着贷款审批单,感动的热泪盈眶。

 

细心,感受致富点滴

自2016年为克尔古提村贫困牧民发放“两免”小额扶贫贷款起,按照产羔率为80%计算,每年新生小羊达1700余只,按照成年羊羔500-700元/只的市价计算,每户每年还完贷款后尚有300-6000元不等的盈利。至2018年6月,所有“两免”贷款全部如期收回,未发生一笔不良。经过农行的贷款支持和当地政府、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努力,全村51家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农业银行的扶贫工作获得了当地政府的认可,赢得了牧民的一致好评。为进一步巩固金融扶贫成果,2018年10月,鲁花与同事又完成了克尔古提村42户201万元贷款的调查与投放工作。

如今的克尔古提村牧民圈养牲畜、种植苜蓿、发展旅游、建青储池、手工刺绣,呈现出多元化、多角度的致富场景。一顶顶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在美丽的草场绿茵,一张张朴实的脸上幸福洋溢,放眼望去犹如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