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新西兰作家威提:跨文化写作促进新中两国文化互通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3-28 10:02:52

新华社信息上海3月27日电 (记者许晓青、陈爱平) “事实上,我深信,如今的我已经‘生活在中国’了。年轻人开始把自己的文字、视频放到网上,每个人手里都有移动终端。我甚至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到中国长途旅行,因为身处新西兰,也会遇到不少中国人,了解中国的途径,正变得越来越多。”

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一头银发的威提·依希马埃拉,被誉为新西兰“国宝级”作家。在“世界戏剧日”到来前夕,他访问上海,畅谈跨文化写作如何促进新中两国文化交流。

除了参加一项国际文学节活动,威提此行还抽空到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工作坊”,为中国博士生辅导英语文学创作。

曾是外交官的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表小说,已经出版有超过20部小说及短篇集。最近一次让威提的作品受到世界瞩目的是,去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作品《族长》,这部电影就改编自他的小说。

在威提看来,经济全球化缩小了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跨文化写作也正在变得越来越自然,这也让“年轻的新西兰”与“古老的中国”之间变得更易彼此理解。

“对我而言,中国,不仅仅是地理上的中国,中国是一种‘精神存在’,我们彼此就已经生活在文化交流之中。”他说。

作为一名作家、戏剧及电影研究者,威提认为,目前已经翻译成英文的中国文学作品,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世界了解中国。

“比如,在新西兰,鲁迅非常有名。因为他的作品很多都被译成了英文。另外还有一些中国作家,他们本身具备用英语写作的能力。这对新西兰读者、对其他国家的英语读者来说很重要。”他说。

威提是新西兰当地毛利人的后代,但同时也精通英语。“我与中国青年学者交流时,能感受到中国和新西兰,在跨文化的文学叙事上的相同困惑,那就是怎样使用非母语的英语去写作。”他坦言。

“显然,我们需要创造更多的‘不同’,用英语写作本身,便于沟通交流,但不是说西方人想象中你是什么样子,你就把你写成什么样子;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属于我们自己的表达。”他分析指出。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威提更青睐于用毛利语和毛利人的文化习惯来讲故事,他主张当文学转化为电影和戏剧时,也应当以母语为先,先用母语表达自己的母语文化。

同时,他认为,对于今天的世界而言,电影这一文艺形式很重要。尤其对年轻的创作者而言,他们的文学作品更需要被转化为影视作品并放在网上,这样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他们、了解他们,“我也一直这样鼓励青年写手们”。

《族长》是威提第四部被搬上银幕的小说。此外,他的作品在新西兰也被作为戏剧的蓝本。

2002年威提的作品《鲸骑士》被拍成电影,风靡一时,2009年又改编成舞台剧。2018年,他还将推出个人作品中的一部音乐剧及一部新的歌剧。他认为,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可以增加跨文化理解的机会,特别是年轻人不可错过这样的机会。

“新西兰和中国都是环太平洋地区的国家,有着共同的亚洲文化背景。毛利语中有一句谚语‘谁掌握了现在就掌握了过去,谁掌握了过去,就掌握了未来’,能够寻找到文化共通点的年轻人,也就能增进彼此了解,未来最终掌握在下一代手里。”他说。

相关推荐
中国河北推介会在新西兰奥克兰成功举行

5月15日,由新西兰河北总商会主办的中国河北推介会在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成功举行。

中新政商界对新西兰-中国商品博览会充满期待

2024年新西兰-中国商品博览会4月22日在新西兰奥克兰举办推介会,两国政商界人士对将于9月举行的博览会充满期待。

成都至奥克兰航线复航

记者从四川航空获悉,新西兰当地时间4月17日16时9分,3U3811航班顺利抵达奥克兰国际机场,标志着四川航空正式恢复成都至奥克兰直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