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贝加莫大学里的一堂中国文学影视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3-29 14:15:56

新华社信息米兰3月29日电 (记者罗娜) 坐落于意大利古城的贝加莫大学27日迎来特殊的客人。在能容纳百余人的讲堂里,学习中文的大学生与中国作家刘震云、青年导演刘雨霖展开一场关于中国文学和电影的对话。

“什么是文学?我先在白板上写几个问题。意大利的同学如果能用汉语回答上来,下次去北京,我请他吃涮羊肉,”刘震云不同寻常的开场白引得同学们开怀大笑。

问题由浅入深,从早饭吃什么、喝什么,到民族、战争、冲突……学生们踊跃回答,而看似没有关联的事情,事实上解释了文学和从事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

“大家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发现,各个民族在吃饭、喝水、谈恋爱这些事上的经历大致相同,而读过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就能了解别的民族。文学重视的是人类的‘相通’,比如人类的情感,这正是防止冲突发生的最有效方式,”刘震云说。

有学生问刘震云成为好作家的秘诀是什么?他的答案是成为作家之前要先成为数学家和哲学家。数学家就是在细节上富于逻辑性,哲学家有能力让整体故事架构和人物架构富于逻辑性。“二者结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反应,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刘雨霖是刘震云小说改编的电影《一句顶一万句》的导演。这位从纽约大学电影学院毕业的“80后”新锐导演回顾了拍片的初衷。刘雨霖说,她想让那些被人们忽视的小人物的情感,能通过电影这个渠道表达出来。“那天纽约正下着大雪,我打了越洋电话给刘老师,用十分钟说服了他让我拍这部作品,打动他的应该是我对把这个故事讲好、讲出细节的笃定,为小人物说话的愿望”。

谈起对好电影的理解,刘雨霖说好电影能让观众沉浸其中与剧中人物感同身受,忘记导演、演员、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忘记这是一部电影。

贝加莫大学中文研究生马尔科·科克用流利的中文告诉记者,自己非常喜欢中国的文学作品,不过由于翻译、文化等原因,目前他看到的高质量中国文学作品还比较少。

科克说,刘震云的书和电影让他对北京、上海以外的中国有了更加具象的认识。“中国现在发展这么快,可我们对这个国家知道的实在太少了。希望更多这样的作品被翻译成意大利语,这样意大利人就能更了解中国了,”科克说。

相关推荐
“中国电影路”在意大利巴尔迪市揭牌

当地时间27日,意大利帕尔马省巴尔迪市举行仪式,将市政府所在的主街道“彼得罗· 切拉路”正式更名为“中国电影路”,为进一步增进两国文化交流与民间友谊树立新路标。

专访|当代艺术交流有助于巩固中意友好关系——访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馆长马赞蒂尼

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馆长雷娜塔·克里斯蒂娜·马赞蒂尼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当代艺术是意中两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中当代艺术家加深对话交流能使两国友好关系更加牢固。

中意可持续发展合作研讨会在罗马举行

一场以“中意可持续发展合作”为主题的研讨会12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与会嘉宾围绕绿色经济、低碳环保和科技创新等议题展开交流,旨在推动两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务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