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使传统中医药走上复兴之路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4-10 15:26:20

新华社信息西宁4月10日电 (记者梁军、潘莹、李琳海)39岁的哈萨克斯坦妇女玛丽娜早年患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一直在求医问诊,但疗效不佳,心灰意冷之际,她认识了一位从中国甘肃学中医回国的朋友。经朋友介绍,她决定赴中国治病。

在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治疗室,玛丽娜侧卧在病床上,医生在她的颈部、手臂及小腿上,扎上十几根银针。随后,小腿的银针针尾被医生用火点燃,向上冒出一缕青烟。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中心主任医师田永萍说,她为玛丽娜实施的是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温针灸和针刺疗法。每日一次,一次半小时,坚持治疗会有温经通络的疗效。

“《黄帝内经》中提倡: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在治疗同时,我们也建议玛丽娜改变生活习惯。”田永萍说。

中医大夫的“望、闻、问、切”让玛丽娜赞叹不已。她患头痛十多年,哈萨克斯坦大夫用医疗仪器做了许多检查才查明病因,中医大夫只用手和眼睛,就知道她脊椎出了问题。

“如今,古老的中医医术在‘一带一路’沿线复兴,让世界各国民众受益。”甘肃省卫计委主任刘维忠说。

截至目前,甘肃省已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建立了8所以中医药培训及中医文化传播为主的岐黄中医学院,并在吉尔吉斯斯坦、匈牙利等国建立了5所中医中心,开展中医药临床医疗服务及科研合作,将中医药文化交流从“一带一路”国家向周边国家辐射。

据吉尔吉斯斯坦中医中心主任秦晓光介绍,他们已经在当地举办了三期针灸培训班,先后有130多名医护人员参加了培训,许多学员不仅爱上了中医,也将“神奇的东方医术”介绍给了自己的病人,推荐他们前来就医。

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近年来国际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加上传统中医药对外影响力持续增大,到新疆千里寻医的周边国家患者数量逐年增多。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占据独特区位优势的新疆提出“五大中心”建设,其中之一就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医疗服务中心,为新疆本地病人提供安全有效诊疗的同时,也为外籍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崭新的门诊大楼外,标识着中文、俄文版的“中亚骨科中心”字样。该医院党委书记吴越说,中亚五国跟新疆地域相临,加上新疆较为先进的医疗条件、备受欢迎的传统中医以及相似的饮食习惯,使中亚患者愿意选择到新疆就诊。

据了解,2016年乌鲁木齐各大医疗机构接待外籍患者8645人次,同比增长16%。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院长韩荣说,该院自2016年10月开设国际医疗部以来,短短3个多月就接待了俄、哈、吉等国80余名外籍患者,住院患者最多时达30人。

依托乌鲁木齐市搭建的跨境远程诊疗平台,联通了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格鲁吉亚等国的20多家医院,通过远程会诊、在线手术示教、疑难病例讨论、远程培训等方式,与周边国家展开医疗交流,同时促进了病患的转诊。

乌鲁木齐市副市长刘成源表示,乌鲁木齐跨境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向境内外医院全面开放,周边国家可“零门槛”入网,受到相关国家欢迎。目前乌鲁木齐形成了“政府搭台、医院唱戏、民间促进”的良性发展局面。

目前,新疆已有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二附院、六附院等10余家医院,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格鲁吉亚等国的20多家医院接入这一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力争今年实现建成跨境9个国家140多家医院的云医院集群,通过该平台带动更多周边国家患者到新疆就医。

青海省回医药研究会会长张建青表示,“一带一路”使人类传统医学走上复兴之路,今后政府也应积极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旅游产业,吸引丝路沿线国家游客开展养生旅游,亲身体验中医的神奇功效,提高中医在国外的认知度和传播力。(参与采写记者:张大川)

相关推荐
法国学者:疫情不会改变中国复兴伟大进程

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新型冠状病毒的迅速传播提醒人们,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如此紧密,而面临当前疫情危机,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和协调及时透明,令人满意。

传统中医药走进葡语国家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发展

未来中医药合作有望成为中葡双边合作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