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建设成推动外贸企业转型新引擎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李志兰 2016-06-02 10:54:00

发布会1

图为6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论坛暨排名发布会

新华社信息北京6月2日电(记者罗婧婧  张秋梅)在国际贸易环境不容乐观、中国外贸形势严峻、出口传统优势日渐弱化的背景之下,外贸企业如何突围,成为当前热点议题。专家指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推动外贸企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外贸企业转型的发展方向。“一带一路”建设的引领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构想,对于中国的资本输出和外贸增长均形成激励。

6月1日在北京召开的2016年(第七届)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论坛暨排名发布会上,交通银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付之琳介绍称, 2015年末,已有9家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的24个国家设了56家一级分支机构。也就是说,中国的银行已走到了46个境外国家和地区,在这其中有24个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俱乐部在论坛上联合发布的《2016年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地属“一带一路”18个重点省区的外贸500强企业共有258家,其合计进出口额占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双边贸易总额的份额为63.51%,说明外贸500强企业在稳定推动中国与相关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初期成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2015年“一带一路”四大重点区域外贸500强企业数量


在外贸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的背后,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方向已逐渐显现。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的解读是,双向开放即“重车出,重车回”。

过去,中国的“重车出”把中国的资源、要素、产品和服务出口给世界各国,但却没有换回国外相应的资源和要素,使中国外贸呈现“重车出,轻车回”的情况。这就造成了中国资源和要素的长期净流出,从而影响中国的环境容量,导致资源紧张、生态破坏、人民福利下降。

从“一带一路”的角度来说,要实现“重车出,重车回”,至少要做到在“一带一路”沿线的重点港口、中心、节点城市建立起三小时经济圈,使沿线的贸易枢纽和交通枢纽在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方面实现互联互通,形成采购网络,将中国需要的资源和要素“重车”运回国内。这就要求中国的外贸企业从传统的外贸领域转型成为具有综合运作能力的全球性企业。

张燕生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是驱动中国深入融入世界经济的引擎之一。中国企业家应该利用好“一带一路”建设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完成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转型。

相关推荐
新华全媒+丨新闻分析:我国外贸向上向好之“势”从何而来

海关总署8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7.3%;进口虽然下降1.6%,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个百分点。

赣州海关赋能外贸企业“破浪前行”

作为江西省首家AEO高级认证化妆品企业,澳丽尔近期承接了一笔高端化妆品套装出口订单,却因套装组合变化面临商品归类难题——不同品类搭配可能触发海关编码变更,直接影响通关效率。

天津市“走出去”合作平台重点企业交流会成功召开

7月31日,天津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中国信保天津分公司共同举办“外经外贸联动 引领合作共赢”天津市“走出去”合作平台重点企业交流会,聚焦充分发挥天津市“走出去”合作平台“政府推动、金融带动、企业联动”的作用,服务外经贸企业高质量发展进行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