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心手相连 共筑梦想——巴基斯坦法曲尔小学见闻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17-05-03 14:55:56

新华社信息伊斯兰堡5月日电(记者季伟 刘天)麦胡娜今年10岁,是巴基斯坦瓜达尔市法曲尔小学3年级的一名学生。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专心听讲,还时不时翻看课桌上的新书本。

法曲尔小学位于瓜达尔市法曲尔地区,学校不算大,但整个校园干净整洁,一栋红顶白墙的二层教学楼格外引人注目,是附近当之无愧的“地标性”建筑。此外,学校还配备有一处简单的游乐设施和一台崭新的发电机。这一切都与校园外遍地黄沙和周围低矮、破旧的屋舍形成鲜明对比。

2016年9月1日,由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捐建的法曲尔小学正式交付使用。这一天也改变了麦胡娜的命运。

瓜达尔市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南端,人口逾十万。瓜达尔气候干旱,多为荒漠、戈壁,不适宜农作物种植,当地人主要靠渔业、劳务输出及政府救济维持生计。

法曲尔小学教师穆罕穆德·尤努斯说,瓜达尔教育事业发展较为落后,教学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受过教育,其中包括许多仅会简单识字或写自己名字的人。

尤努斯说,在瓜达尔上学是件艰难的事情,虽然政府免除了学费,但因为学校少而道路等基础设施较差,大部分父母支付不起送孩子上学的交通费,这些孩子都要步行很远去学校。这不仅耽误了时间,还耗费了孩子们的大量精力。上学的不便导致很多孩子因此辍学,法曲尔小学的建立对改善这一状况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被问到是否知道中国时,麦胡娜腼腆地点点头,并用手指了指北方,说她爸爸告诉她中国在那里。麦胡娜说:“我以后想学习中文,但我们这里没有老师,长大后我想去中国上学。”

“现在很多人希望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学,因为这是中国援建的学校,他们认为教学质量较高,希望他们的孩子在这里接受教育,将来还可能有机会到中国留学。”尤努斯说。

尤努斯介绍说,目前法曲尔小学有5个年级、6个班级,老师已由1名增加到5名,学生数量也从设计容量150人增长到了349人。

2013年5月,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港控”)正式接管瓜达尔港及自由区的开发权和经营权,瓜达尔建设掀开新的一页。

“瓜达尔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市内原有小学校舍都十分破旧,有些甚至没有足够的桌椅板凳等基本设施。中国港控积极参与了法曲尔小学的建设和后续管理工作,这是中国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为改善当地教育环境所作努力的体现。”中国港控下属的瓜达尔港自由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耀宗说。

而凝聚在法曲尔小学的意义,已远不止于是一所学校,更象征着瓜达尔人民向往美好生活、渴望改变命运的强烈心愿。

法曲尔小学建设用地的捐献者谢尔·穆罕默德老人说,由于当地教育比较落后,只有很少数的人上过学,他自己也是个文盲。“我看到孩子们到其他城镇上学,有时候还要缴纳很多费用,我很难过。”

“当听说中国要援建一所学校时,我非常高兴,这是一次机会,我想把这块土地留给孩子们。”他说。

谢尔今年60岁,脸庞瘦削,目光慈祥而笃定。他有3个儿子和4个女儿,家庭并不富裕。谢尔老人说,他也知道现在瓜达尔土地价格上涨很快,但他一点也不后悔。“如果我还有其他的土地,我还会捐出来。”

谈到中巴经济走廊,老人用朴实而真诚的口气说,“那是连接中国和我们这个地区的一条路。我们感谢中国,是你们使我们这个地区变得如此重要。”

谢尔老人心中所指的那条路不仅是连通中巴两国的陆上走廊,还是两国人民相交相亲之路。这条“路”不仅承载着教育梦,还承载着他们的就业梦、安居梦、出行梦、致富梦以及国家强盛梦……这条“路”也必将给古老的瓜达尔带来更多新的变化。

相关推荐
农业合作如何助力民心相通?中外嘉宾热议共建“一带一路”改善民生

在9月21日举行的2023“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发展论坛实践探索环节,与会中外嘉宾从各自领域出发分享了农业合作、人才培养、民生改善等方面的看法和经验,并对未来加强沟通交流进行展望。

通讯:“万村通”:助力非洲乡村发展 促进中非民心相通

在非洲维多利亚湖沿岸的乌干达瓦噶盖乡村卫生诊所里,记者近日看到等待就医的患者正通过一台挂在候诊区墙上的电视机,关注着目前该国埃博拉疫情最新进展。

加强民心相通 共创美好未来

11月15日,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举办的第六届中非民间论坛开幕会上,众多非洲国家政党政要、驻华使节以线上线下方式,共叙中非民间交往的友好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