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民营企业正加速国际化运营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胡章俊 2016-06-03 09:18:00

新华社信息北京6月3日电(记者安娜、罗婧婧、李璐)自2011年9月以来,民间投资增速连续40多个月下滑,引发业界关注。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国内市场频频碰壁的同时,却在国际市场上走出了一方新天地。

记者1日在2016年(第七届)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论坛上获悉,民营企业正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生力军,不管是在对外贸易,还是海外投资方面,都取得了不俗成绩,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

“民营企业2015年出口达到了1.03万亿美元,占到全国出口总比重的45.2%,首次超过了外资企业1万亿美元的规模,在各类企业中位列榜首。”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孙振宇说。

中金公司研究院统计,在海外投资方面,2015年中国在进行中或已完成的企业海外并购达到了599笔,交易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同比增幅在80%以上。据与会专家介绍,非国有企业是其中的重要力量。

“我们外贸500强企业,既有国有企业,也有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是我们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孙振宇表示,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在进军海外市场的过程中,表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升级和普及,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中国企业唯有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才能了解国际规则,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驱动力。

从目前看,我国民营企业已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加速国际化布局,但同时仍面临诸多难题。“政府服务体系和民营企业管理能力相对滞后、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技术水平和抵御风险能力较低、缺乏国际化经营运作经验的高素质人才以及跨国并购实施难度较大”等老问题,一直在掣肘民企走出去,也让民企在海外投资的过程中挫折不断,加剧民企走出去融资难。

数据显示,2015年末,批发零售行业的不良资产率4.96%,远高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1.67%的水平。而批发零售行业中,外贸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是主力。与会专家表示,这是外贸企业,特列是民营外贸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化解上述难题,仍然是当下民营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

孙振宇认为,就企业自身来说,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和政府部门的直接沟通,或者通过商会协会来反应诉求。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国内的改革为企业在国内的流通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也能通过对外谈判,为企业争取更多、更好的在国外经营的环境。因此,在这一点上,企业要积极实践。

与此同时,针对上述问题,在企业走出去中扮演服务角色的银行业,也在积极探索解决之道。

“我们正在深入挖掘金融信息来整合跨界的一些商业资源。”交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付之琳说。

事实上,不只是银行,与会专家认为,全球服务网络的整合,跨境供应链的信息服务将是未来服务行业支持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国内相关市场已经启动,预计在不远的将来,民营企业的困扰或可以在信息市场上找到良药。

相关推荐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丨统筹发展和安全 民企更好“走出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凭借过硬技术、创新创意,在守牢安全底线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在全球市场的大海中“踏浪前行”。

新产业新模式:中国西部民营企业出海再“加速”

从产品“出海”到产业“出海”,从卖产品到卖设计,从“借船出海”到布局海外仓……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国西部对外贸易的重要一员。

政策加力 服务加码 银川优化营商环境走心更走新

3月3日,宁夏银川市召开第三届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推进大会,现场发布《关于厚植营商沃土 打造“宜商银川”若干措施》,表彰50家优秀民营企业和10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并聘任首批银川“亲商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