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信息北京6月7日电(记者杨毅沉、盖博铭)在中国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国家高新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如何扩展国际化发展道路日益受到关注。
记者从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美科技园区创新合作论坛上了解到,未来中美将通过政府、园区、企业多个层面的交流对接活动,探讨科技园区创新合作模式,进一步扩大科技交流规模,提升科技合作水平,形成宽领域、多层次、广覆盖的新格局。
据了解,由中国科技部主办、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主题为“探索中美科技园区创新合作新模式实现互利共赢”的中美科技园区创新合作论坛,也是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主宾活动。
目前中国已建立了140多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4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已成为中国创新资源高度积聚的区域,先行先试、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同时,中国高新区对外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拓展深化,并日益成为中国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指出,中美科技园区合作是地方合作的重要支撑,科技部支持推动科技园区间开展科技交流合作,探索在中国现有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遴选对美产业合作特色突出、成果显著、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基地,与同中国有合作意愿和基础的美国科技园区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凝练合作需求,集中优势拓展合作。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中国区会长帕克表示,中国的研发水平持续增长,已具备较为完善的发展规划和区域集群。中美两国在人才培养、智库交流、联合经营等方面也已取得一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