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6月12日,第四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新华社信息昆明6月13日电(记者陈思武、李怀岩、姚兵)约37亿人、两大自由贸易区、经济增速6.9%,几个数据已足以让人对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间未来的经贸合作充满憧憬。
这些数据依次概括了中国、南亚和东盟国家加起来人口总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南亚自由贸易区、去年中国以及南亚地区整体经济增速。
在12日开幕的第四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上,由19个国家组成的这一“超级大市场”在经贸合作方面的惊人潜力也展露无遗。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的背景下,这一区域同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潜力不可估量,堪称全球经济版图中最耀眼的区域。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称,中国是南亚国家主要贸易伙伴和重要外资来源地,南亚国家是中国重要海外工程承包市场。近年来特别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双边经贸合作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进入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阶段。实践证明,中国与南亚国家既是守望相助的好邻居,又是肝胆相照的好朋友,还是互利共赢的好伙伴。
汪洋强调,去年中国与南亚国家经济增速同为6.9%,是全球经济版图中最耀眼的地区。本届博览会以“亲诚惠容、合作共赢”为主题,与中国周边外交理念高度契合。中方愿与南亚国家深化海关、质检、电子商务、跨境运输等领域合作,加快自贸区建设,增加自南亚国家的进口。中方支持国内企业到南亚国家开展产能合作,促进当地工业化进程。中方愿加快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经贸合作高地。双方应扩大旅游合作,简化出入境手续,鼓励旅游资源相互推介和联合推广。中方鼓励云南等沿边省(区)同南亚等相邻国家加强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夯实国家之间合作的根基。
“中国和南亚国家人口超过30亿,是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也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燕在开幕式上如此描述中国和南亚国家,并表示各国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开展互利合作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拓展空间。
近年来,中国与南亚国家关系持续发展,正处于最活跃最富有成效的时期,双边贸易稳步增长。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与南亚国家贸易额年均增长12%,去年达到1112亿美元历史新高。中国企业对南亚国家的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累计已超过120亿美元,成为南亚国家最重要的外资来源地之一。南亚国家来华投资兴业,累计投资额已近9亿美元。而中国与东盟去年双边贸易值更高达2.93万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与南亚国家的贸易投资互补性强,彼此要深化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既可在不同产业间进行水平分工合作,也可在同一产业内进行垂直分工合作。“只要产业有差异,贸易就有可能。”云南省社科院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郭穗彦说。
不少出席南博会的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领导人也表达了对这一区域合作潜力的信心。马尔代夫议长马斯赫表示,通过双边贸易投资,区域内的各国正在打造亚洲的未来。尼泊尔副总统普恩说,尼泊尔从第一届开始就参与南博会,从中获益不少。本地区人力资源充沛,发展意愿强烈,相信一定可实现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21世纪一定是属于亚洲各国的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