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企走进东盟 产能合作风险与机遇并存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胡章俊 2016-06-15 09:12:00

图为中关村一带一路大讲堂会场

图为6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首期中关村一带一路大讲堂会场

新华社信息北京6月15日电(记者李晓慧)从澜沧江-湄公河国家产能合作联合声明到三亚宣言,已将中国企业与东盟国家产能合作的重要性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正在或即将走进东盟的中国企业而言,广阔的产能合作空间里风险与机遇并存,高科技企业或有更多商机。

3 徐宁宁

图为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论坛上主旨演讲 新华社记者周懿摄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14日在首期中关村一带一路大讲堂上表示,东盟作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其开放的贸易关税政策,以邻而居的合作区位优势,历史悠久的传统友谊,以及应对当前经济增长缓慢的现实需求,为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寻找合作商机提供了广阔空间。

缩小东盟内部经济发展差距是当前东盟发展的重要目标,推动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源动力来源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经济增长潜力,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等地区的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改造将极大推动国际产业合作。据许宁宁透露,今年9月份或将通过一份中国与东盟的国际产能合作文件。

据了解,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已在东盟国家承建了诸多基建项目,包括印尼的泗马大桥项目,越南的高岭桥项目,以及柬埔寨的76号公路延长线改扩建项目。

许宁宁表示,目前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的主要是资源性开发、工程性项目,而东盟当下最需要的是高科技项目。

4 荣忠霞

新华社老挝万象分社首席记者荣忠霞在论坛上主旨演讲  新华社记者周懿摄

新华社老挝万象分社首席记者荣忠霞介绍说,老挝从2010年以来保持了年均7.5%-7.9%的经济增长率,这得益于每年涌入大量投资,其中来自中国的投资占到了较大份额,中国已成为老挝第一大外资来源国、第一大援助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然而,老挝在高科技板块几乎一片空白,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相关设施连通,比如通讯、交通、金融、贸易等相关信息产业带来很多机遇。

一些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已经嗅到了高科技产业在东盟国家的商机。北京嘉博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厨废弃物和土壤改良的高科技公司,利用自有技术帮助马来西亚油棕企业将油棕生产副产品处理成土壤改良剂,既解决了油棕生产的环境污染问题,又实现了马来西亚农耕土壤的改良。

应该重视的是,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国家面临诸多风险。

东盟经济共同体于2015年12月31号宣布成立,东盟内部开放市场非常大,老的东盟六国99%的关税为零,越、老、柬、缅等4个新的东盟国95%的商贸关税为零。许宁宁提示,中国企业走进东盟一定要区分新老市场,因为不同国家的市场开放程度不同。一些东盟国家会设立非关税贸易壁垒来保护其自身产业的发展。      

同时,“走出去”不能照搬中国经验。据荣忠霞介绍,目前老挝的商业地产投资过热,一些中国房地产商到老挝投资,因不了解当地人民居住习惯,盲目照搬中国房地产建设模式,结果导致投资失败。他建议,去老挝投资,前期充分市场调查非常重要,跟当地使馆、商会还有长期老挝工作的人多咨询一下。

嘉博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马来西亚公司CEO刘岳霖建议,中国高科技企业在国外发展一定要重视专利技术的保护。国外尤其英属法律国家很注重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因此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应当申请当地的专利保护。

相关推荐
国际观察|从互降关税到共建规则——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升级为区域经济注入动能和信心

当地时间10月28日,中国与东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水平再次升级。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之际,3.0版升级议定书的签署是中国与东盟共同推动高质量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展现了区域国家携手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决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和信心。

外交部:将同地区国家一道,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月22日说,中方将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同地区国家一道,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粮仓”握手 共享发展机遇——河南加快与东盟粮农合作

郑州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河南对东盟进出口达1091.5亿元,东盟成为河南第一大对外贸易伙伴。这一趋势在2025年仍在延续,前8个月双方进出口达743.1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农产品进出口增长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