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迟福林:中欧应在2020年建立自贸区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胡章俊 2016-06-17 15:07:00

新华社信息布鲁塞尔6月17日电(记者帅蓉、赵小娜)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16日在布鲁塞尔表示,中欧应适应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大趋势,在2020年建立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中欧自贸区,这将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欧盟经济复苏以及全球自贸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迟福林当天在第二次中欧改革论坛上表示,2020年建立中欧自贸区,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判断:2020年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窗口期,也是欧盟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期;抓住2020年这一时间节点,中欧有望形成深化合作的大市场;深化中欧经贸合作要顺应大趋势,把握新机遇,形成大格局。

他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尽管面临下行压力,但经济转型的新趋势、新结构、新动力正在形成,并为中欧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经贸合作提供重要的历史机遇。

“2020年是中欧经济转型的关键期,是中国服务消费大市场的形成期与欧盟长期增长动力的重塑期。中欧经济互补性增强,服务贸易将成为中欧贸易的主要增长点,”他说。

迟福林表示,随着中国服务贸易的加快发展,中欧互补性明显增强。中国需要充分借鉴欧盟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欧盟总体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可以充分利用中国服务业大市场,实现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

他还表示,建立中欧自贸区不仅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欧盟经济可持续增长有重大作用,而且对完善世界经济治理有重要意义。中欧建立自贸区,在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贸易投资领域形成开放包容合作原则,将为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合作提供蓝本,为全球经济再平衡和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作出独特贡献。

本次论坛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布鲁塞尔智库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等共同举办。

相关推荐
专家共议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如何更好互联互通

由新华通讯社与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与互联互通”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各界专家、企业高管对中国-东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提出中国-东盟在技术创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双方应携手共建超大规模市场,共享发展红利。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一年来交出亮眼成绩单

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一年来成效显著,截至10月底,改革试点任务已落地实施和取得阶段性成效84项,占总任务的62.2%。

这里为何能有全球号召力——南沙全球招商引智观察

10月18日2024年南沙全球招商引智大会召开,35家世界500强企业、42家外资企业、16家外国商协会、15家港澳商协会齐聚南沙共享发展机遇,共展图南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