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欧洲拓展市场,来自中国和欧洲的汽车产业链上游企业也携手布局,东欧国家匈牙利就是热门投资目的地之一。中国和欧洲企业不仅在这里实现合作共赢,还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
近日,一列满载汽车的中欧班列从吉林省开往俄罗斯莫斯科。
记者24日从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获悉,中欧班列(成渝)2023年累计开行超5300列,运输箱量超43万标箱。
中欧班列(成渝)开行3年来,带动我省进出口贸易持续发展。
今年前8个月,江苏中欧班列共开行1504列,同比增长13.8%。
中国欧盟商会天津分会主席克里斯托夫·施伦普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欧洲企业重视中国市场在企业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持续在中国市场增资扩产,期待与中国伙伴共享合作机会和巨大商机。
7月3日至5日,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欧方案例城市与区域代表团到访河南郑州。代表团与多家在郑企业和机构高校开展交流对接,并实地考察郑州现代农业、文旅等相关产业项目,为深化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当地时间6月22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巴黎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
自2016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积极发挥中欧班列主通道作用,全面提升桥头堡功能,经过6年的发展,中欧班列成为内蒙古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务实合作的重要载体和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的重要支撑。
商务部副部长李飞5日说,2022年,中国与欧盟贸易额达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2.4%,意味着中欧平均每分钟贸易往来超160万美元。
4月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访问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5月29日,本轮疫情以来首列从上海出口的中欧班列“上海号”满载货物,从铁路闵行站出发,向俄罗斯罗斯托夫州疾驰而去。
渝新欧还将继续加强境外线路研判和探索,全力推进中欧班列多通道、多径路发展,不断扩大中欧班列的开行辐射范围和品牌全球影响力,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在以渝新欧为代表的的中欧班列助力下,中德经贸合作取得长足发展,中国已连续六年位居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
自2021年11月18日贵州首趟中欧班列开行以来,贵州中欧班列数量从每月2列临时计划到图定每周一列,开行线路覆盖范围持续扩大,货物运输品类也日趋多元化,越来越多的“黔货”通过中欧班列走向全世界。
作为一年一度规模最大的家用纺织品展会,2023年法兰克福家用及室内纺织品展(下称“法兰克福家纺展”)10日拉开帷幕。这是该展会受疫情影响停办两年后,首次在线下举办正式展。
中欧经贸合作关系迈向更高水平有助于增强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信心,加速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7月27日18时30分,42090次班列搭载250多吨衣服、背包等越南物资,从广西凭祥火车站启程。这是我国首次与越南合作开行的中欧班列,实现了中越班列和中欧班列联程运输。
7月13日上午,中欧合作伙伴对话首场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活动以“共商绿色发展”为主题,围绕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加强中欧绿色领域务实合作开展交流对话。
显示 74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