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1-17 09:57:00

新华社信息摩洛哥马拉喀什11月17日电 (记者周玥、黄灵、王丽娜) 在联合国马拉喀什气候大会期间,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受到联合国和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官员的肯定和欢迎,认为中国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是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履行国际义务的表现,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支持,也为各国做出了榜样。

出席本次气候大会的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气候大会“中国角”举行的“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上表示,建立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各方应当巩固互信基础,实现优势互补,建立沟通桥梁,把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朋友圈”做大做强。

他说,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与南北合作相互补充。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愿与国际社会共同促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与发展路径创新。

马拉喀什气候大会主席、摩洛哥外交与合作大臣萨拉赫丁·迈祖阿尔赞赏中国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通过项目解决实际问题,反映出南南合作务实的特征。

迈祖阿尔说,中国落实对气候变化的承诺,以实际行动极大支持可持续发展,有力驳斥一些质疑声音。南南合作对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要,有助于这些国家团结一致,以共同合作方式,寻找应对气候变化的答案。他明确表态支持南南合作,将与中国一道推动这一机制向前发展。

联合国秘书长2030年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议程特别顾问戴维·纳巴罗对中国政府为推进南南合作发挥的领导作用和为此提供的慷慨支持表示感谢。纳巴罗强调,为了促进南南合作,联合国已启动了“南方气候伙伴关系孵化器”,以发起、促进和支持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伙伴关系。

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表示,南南合作以团结、协作、互惠为基础,具有自身优势,是对南北合作的补充,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知识与经验分享、技术转移、技术和制度层面的能力建设以及共享分析数据是发展中国家气候合作的关键领域。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官员也高度评价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埃及环境部长哈立德·法赫米说,南南合作有助于从适应和减缓两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埃及将不遗余力推进落实相关合作。

马尔代夫环境和能源部长索里克·易卜拉欣感谢中国支持马方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他说,不少发展中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能力有限,中国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发挥引导作用,帮助这些国家调配资源,为这一机制发展提供驱动力。

埃塞俄比亚环境、林业和气候变化部长希费劳·特克勒马里亚姆说,通过南南合作机制,埃塞俄比亚绿色发展颇见成效。中国的经验非常重要,可以学到很多。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埃塞俄比亚的水能、地热能和太阳能不仅能满足国内需要,还可向邻国出口。

去年9月,中国宣布出资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这一贡献得到国际社会一致好评,展现了中国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负责任大国风范。

相关推荐
COP30“中国角”活动展示AI助力应对气候变化新成果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期间,“中国角”数字化日在巴西贝伦举行,围绕人工智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应用开展交流。中方发布了在绿色计算、气候服务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跨越山海绿为桥 中拉携手筑未来——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京结业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4名政府官员、专家和学者带着对绿色发展的共同期待汇聚中国,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承办的“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

专访|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行动令人印象深刻——访《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斯蒂尔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日前在联合国六月气候会议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采取的切实行动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