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默克尔访华为何选择去东北?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6-14 09:29:00

新华社信息沈阳6月14日电 (记者王卓伦、石庆伟) 14日,曾以制造业著称的东北黑土地,即将迎来德国总理默克尔。默克尔在结束北京访问行程后,计划前往辽宁沈阳开始她的“东北首访”。

此次访华,是默克尔自2005年11月就任德国总理以来,第九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成为任上访华次数最多的西方大国领导人。除了首都北京,访华时选择去中国各地走走看看,似乎已成为默克尔的“保留节目”。

在成都学做宫保鸡丁、在天津乘坐京津高铁、在西安与兵马俑“亲密接触”、在广州参观教堂、在合肥与村民唠家常……从华南到华北,从四川盆地到黄土高坡,对这位德国领导人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域文化多样的神州大地,充满新鲜体验。

“默克尔总理的足迹踏过中国很多地方,东北还没去过,这是她本次选择沈阳的重要原因之一。”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说。

然而,好奇心和新鲜感的源头,是德国参与中国结构性改革的热忱,是加紧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接的良机。

沈阳作为中国乃至东北亚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有着“东方鲁尔”的美誉。在德国,鲁尔区通过转型,已从一个以煤炭和钢铁为基础的旧工业区,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服务业及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区。

访华前,默克尔曾表示,中国正在推进的结构性改革“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勇气”,德国愿意参与其中。

默克尔表示,中国东北地区正在经历结构性改革,德国也曾经历相似过程。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北威州)曾非常依赖钢铁工业,当她想到北威州,就能体会到中国东北地区面临同样问题。

默克尔说,她有兴趣看看中方制定了何种行动计划,德方能否提供意见和行动上的帮助。

“如今,鲁尔区的转型任务已完成得很成功,德国的工业比转型之前更强大、更有盈利能力。德国有治理老工业区的成功经验,因此与中国很有合作和交流的机遇。”柯慕贤说。

实际上,沈阳和德国的合作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正日益深度融入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进入中德装备园的各类德资企业项目已达144个;华晨宝马在沈阳已生产汽车超过130万辆……

“德国制造”与“东方鲁尔”相遇,碰撞出的不仅是“工业火花”。

沈阳的德国领事馆设立于1907年,已近110岁“高龄”;德国著名饭店凯宾斯基落户沈阳,普拉那啤酒坊里尝鲜的顾客络绎不绝;沈阳的辽宁省涉外医疗中心所救治的患者中,过半是德籍……

这座与德国颇有渊源的东北省会城市,期待着这位德国政坛“铁娘子”的到来。

相关推荐
地中海航运首条中国东北至东南亚直航航线投入运营

​地中海航运东南亚航线首航仪式18日在大连港集装箱码头举行,标志着目前全球最大集装箱航运公司——地中海航运首条中国东北至东南亚直航航线正式投入运营。

中国东北沿海唯一综合保税区2021年跨境电商交易同比增111%

​作为中国东北沿海唯一综合保税区,辽宁营口自贸区过去一年完成跨境电商交易额296.21万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11%。营口海关关长王晓巍在1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这一数据。

在高水平开放中迈向振兴——外资加大投资东北现象观察

宝马增资近300亿元控股华晨宝马;奥迪投资超300亿元,打造纯电动车生产基地……初春的东北,重磅消息不断。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叠加,是什么吸引外资在这里投下“信任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