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靓丽成绩单难掩中国高铁出海初级阶段窘境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胡章俊 2016-06-24 09:00:00

高铁

图为参观者20日在中国中车的展位观看展出的两款动车组模型 记者陈晔华摄

新华社信息北京6月24日电(记者胡章俊)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20-22日在北京举行,吸引了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77家企业和单位参加。经过多年的铁路建设和运营实践,中国铁路形成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舒适快捷、兼容性强、性价比高等综合优势,得到国际铁路市场的充分认可。业内专家同时表示,中国高铁“走出去”仍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的窘境难掩,应全面深入地了解投资环境,广泛开展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经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1.9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60%以上。国际铁路联盟(UIC)总干事长卢比努在会上表示,中国是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的国家,对世界高铁的发展贡献突出。

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卢春房介绍,2015年,中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25亿人次、货物发送量33.6亿吨,完成的运输工作量世界第一。中国铁路不仅拥有全球第一的高铁里程建设、自主化技术体系和运营经验,更是拥有了在高海拔、沙漠、冻土等极端自然环境下修建高铁的技术和本领。

与此同时,一大批优秀中国铁路企业也完成了由“进口化”到“国产化”的技术蜕变。神州高铁董事长王志全表示,企业不仅将通过具有国际水准、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业绩也将随“一带一路”的发展而出现渐进式增长,得到支撑。

经过多年的铁路建设和运营实践,中国铁路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技术体系,形成了全系列装备制造平台,施工设备、高速动车组、养护维修装备满足了中国高铁建设规模最大、运营里程最长、持续运行速度最高、运用环境最复杂、系统技术最兼容等要求,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

目前,中国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合作,技术装备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已开工建设,中泰铁路、匈塞铁路项目合作已启动,俄罗斯莫斯科-喀山高铁、坦赞铁路等项目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廖中莱20日透露,新马高铁前期准备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目前正在草拟招标要求,明年将公开招标,现在有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东欧国家等,都表达了对新马高铁的投标意向。“非常欢迎中国来投标,因为中国的技术最先进,能够包容各国最好的科技。”廖中莱还称,中国高铁引进世界顶尖技术,在这个基础上消化、创新,技术进步很快,马来西亚要和中国多加合作和学习。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汪鸣表示,中国铁路形成了既兼容不同国家铁路技术,又具有中国铁路特色、满足中国铁路技术要求的技术体系。中国铁路融合了ISO、UIC、IEC等国际先进标准,与世界先进技术体系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高铁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国家名片,中国高铁出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高铁‘走出去’。”商务部原副部长廖晓淇在此次展览会开幕式的主题演讲中表示,但中国当前还处在高铁走出去的初级阶段,项目运营、品牌建设比较滞后,应广泛开展海外经营合作,把中国高铁的成本、效率、技术优势与国外公司的管理、品牌优势相融合,联合招标、联合运营,降低金融风险;还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