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英国“脱欧” 欧盟能否化危为机?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6-27 16:19:00

新华社信息北京6月27日电(记者汤洁峰)脱离欧盟,还是留在欧盟?这个让英国人纠结不已的抉择终于在24日揭晓答案:公投结果显示,“脱欧”方以51.89%的支持率击倒48.11%的“留欧”派。

结果一经公布,舆论中惊讶声、惋惜声、欢庆声四起。曾经携手共进的英国和欧盟为何会走到这一步?欧盟今后向何处去?相关各方都在苦思冥想中。

迈入新千年后,欧盟扩张加速,在2004年一下子接纳了10个新成员,各成员国间在经济、政治、宗教文化及价值观方面更为多元化。然而,欧盟主观上再努力,奈何客观上其内部各国发展水平实在悬殊,导致欧盟在经济和政治一体化操作上更难步调一致。

事实上,欧盟吸引力的减弱在2008年后已现端倪:经济疲软、债台高筑及失业率居高不下等问题在成员国中都普遍存在;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等国甚至一度濒临“国家破产”。

时下,一场愈演愈烈的难民危机更是令欧盟雪上加霜。欧盟此前制定出的难民配额摊派方案,就遭到捷克、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等国坚决反对;一些国家又因难民危机中的边境管理问题相互扯皮。有福要同享,有难却难同当,欧洲一体化的漏洞与尴尬在危机中被放大。

“有共同货币,却没有共同财政的支持;有共同边界,却没有统一的移民政策;技术官僚制定的外交政策与国家权力的源头背道而驰,”泛欧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主任马克·莱昂纳德话语中难掩对欧盟的无奈与失望。

除了英国,法国、丹麦、瑞典、荷兰等国的疑欧势力也较为强大,有欧盟官员因此担心英国“脱欧”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欧盟步步解体。要避免这种最坏情况,除英国外的欧盟国家领导人不仅要紧急磋商对英立场,更需从改革机制、提振经济、刺激就业等根本问题抓起。

欧盟已经行动起来。据悉,德国总理默克尔27日将邀请法国总统奥朗德、意大利总理伦齐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赴柏林,就眼下如何确保欧洲团结进行小范围磋商。紧跟其后的是定于28日至29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

“欧盟需要有明确方向的改革进程,改革的焦点很清楚是在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上,欧洲必须沿着正确的日程表前进,”奥地利总理克恩指出。而法国总统奥朗德也表示,欧盟面临着自我退缩的风险,应该通过深刻的变革来证实自身的存在。

英国公投“脱欧”,绝非欧盟“末日”。若能借此认识不足,立即止血疗伤,并刺激各成员国紧密合作来推进改革,走出危机的欧盟或许能更坚强。

相关推荐
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后的前进方向

值此中欧建交50周年和《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之际,中国和欧盟领导人认为中欧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关乎双方人民福祉,对维护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国际观察|相向而行 继往开来——中欧人士解读中欧关系经验启示

中欧人士认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方应相向而行、继往开来,总结中欧关系发展经验,增进理解互信,巩固伙伴定位,凝聚合作共识,妥处分歧差异,共同开辟中欧关系下一个更加坚韧自主、更加成熟稳定、更加目光远大的50年。

专访|中欧应相向而行、携手合作——访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蔡润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蔡润日前在布鲁塞尔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即将在中国举行,希望欧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此次会晤为契机,总结中欧关系过去50年有益经验和重要启示,规划中欧关系发展前景,携手开创中欧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