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与东盟国家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减贫合作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6-24 11:09:00

新华社信息南宁6月24日电 (记者唐荣桂) 近日于此间举行的第十届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上,150余名来自中国和东盟十国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等表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减贫合作效果显著,双方将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进一步加强减贫合作,携手为国际减贫事业贡献力量。

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在论坛开幕式上指出,中国政府于2015年11月通过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郑文凯表示,在保证国内完成脱贫攻坚目标推进的同时,中国政府将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特别是与东盟国家的减贫交流与合作,提出并积极推动落实《东亚减贫合作倡议》,未来将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挖掘区域内社会发展和减贫的机遇,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当地民众。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主任左常升介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减贫合作侧重知识分享、经验交流和能力建设,包括“东盟+3”村官交流、减贫论坛和减贫培训等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东盟秘书处(共同体及合作事务)副秘书长穆赫坦说,中国与东盟国家都面临减贫压力,希望中国与东盟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减贫挑战,让发展成果惠及东盟国家的弱势群体。

缅甸农畜牧及灌溉部农村发展司司长宽·邹介绍,今年初,中缅两国签署村级减贫合作备忘录,中国选取缅甸的2个村庄,援建灌溉、饮水、照明等公共服务设施,针对村民开展培训,建立技术推广机构和专业合作社,提高村民发展能力。他希望能够探索出村级减贫模式并向全国推广。

印尼农村、落后地区发展和移民部研究发展中心主任洛瑞·塞米·尤盖表示,印尼政府高度关注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希望参与此框架下的区域合作,学习中国在农业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相关推荐
“穿越”乡村好去处|古韵新姿间,邂逅非遗风华

安徽呈坎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这里,徽州古建筑层层叠叠,与远山和云雾晕染成一幅水墨画。

全球连线|德国专家:欧中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欧中建交50周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欧中更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我们很荣幸成为这条坦途的见证者”——吉尔吉斯斯坦新北南公路让沿线地区焕发活力

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合作建设贯通吉南北的干线公路——新北南公路。该公路全长433公里,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切实便利和福祉,也让沿线地区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