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国际医疗服务走俏“一带一路”

2016-03-07 11:05:00

    新华社信息乌鲁木齐3月7日电(记者符晓波 熊聪茹)去年底,在乌鲁木齐举办的“丝绸之路健康论坛”上官方透露,2015年全年,新疆接待的外籍患者超过6000人次。

常年负责接诊外籍患者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VIP病房主任吕书勤介绍,新疆的医疗水平和硬件设施领先于周边国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有周边国家领导人和政要选择到新疆诊疗疾病,创下新疆开展国际医疗服务的先河。

    “不少新疆知名医疗机构和特色诊疗项目在中亚五国、俄罗斯、蒙古等周边国家口口相传,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吕书勤说。

鉴于周边国家看好,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医疗服务中心”的构想。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治区肿瘤医院、自治区中医医院等多家公立医院均向外籍患者开设了就诊“绿色通道”。

不仅是公立医疗机构,越来越多私人医院和诊所瞅准“一带一路”战略下健康产业发展潜力纷纷在新疆布局,试水国际医疗业务。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佳音集团董事长黄卫东介绍,近年来,中亚及周边国家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十分旺盛,2003年以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前来咨询、诊疗的外籍人士保持了30%的年均增速。

在乌鲁木齐、重庆建有多家连锁医院的佳音集团,两年前又在乌鲁木齐增建一所国际医院,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此举在黄卫东看来是“借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医疗服务中心的东风,瞄准中亚医疗服务市场的一次试水。”

负责国际医疗服务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VIP)主任张莉对此建议,新疆国际医疗服务尚处起步阶段,挑战和机遇并存,在实际操作中,服务主体、机构准入、国际医疗支付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待尽快完善。

根据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整体规划,2015年起,新疆将用二到五年时间以信息通道的互通互联为突破口,创新国际医疗服务合作机制,实现高效便捷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与周边及沿线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