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启动一周年 激发中国内陆发展潜能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2-21 15:42:00

新华社信息重庆12月21日电 (记者赵宇飞、陈舒) 重庆西部物流园近日开始实施新建物流仓储设施的计划,这得益于其通过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在新加坡发行的5亿美元狮城债。

该园区董事长罗书权说:“以前企业到境外发债,必须在境外有一个主体,资金回流时还需在国内另设立一个主体,手续非常繁琐。如今,企业可直接到新加坡开展信用发债,资金可直接回流到企业,时间成本从1年降至3个月,利率也低于国内融资和传统海外发债。”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继苏州工业园和天津生态城之后,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第三个合作项目,以金融、交通物流、航空和信息通信为重点合作领域,旨在破除双方资金、物流、信息互联互通的障碍。

该项目正式启动一年来,已围绕四大合作领域出台47项创新政策,如开展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合作探索国际多式联运,重庆机场已向新加坡开放“第五航权”等,并创造了中国内陆地区的多项“第一”:首次实现内陆联通欧亚的铁、空、公、水多式联运;首次建成内陆与新加坡多样化的资金融通渠道……

中新重庆项目管理局局长韩宝昌说,该项目的战略考量不只在于促进重庆的发展,而在于增强辐射力,增强体制机制的可复制性。“双方将合力打造一张以重庆为运营中心的‘互联互通’网络,双方的合作可以在重庆,也可以在中西部任何地方。”

中新重庆项目推出的一系列创新政策,以及合作模式、理念的创新,根本目标是降低制约中国内陆地区发展的物流成本和融资成本,而这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中国内陆地区物流成本占GDP比重高达16%,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只有4%左右,要降低物流成本,必须发展多式联运。

如今,在“渝新欧”大通道的起点重庆团结村,有一张特殊的地图:“渝新欧”横贯亚欧大陆,将重庆和欧洲交通枢纽德国杜伊斯堡连接起来,并以重庆为圆心画了一个圈,将新加坡、香港、东京、首尔等亚洲主要城市覆盖其中。

这是重庆依托中新合作项目,为“渝新欧”设定的新目标——升级为“亚新欧”,即依托“渝新欧”实现欧洲与亚洲的铁路、空运、公路、水运的多式联运。

上个月,一批高端消费品搭乘“渝新欧”班列从德国杜伊斯堡出发,12天后抵达重庆,从保税区直接通过5小时空运抵达新加坡。这是首批采用统一货单和载具的铁空联运货物,其运输时间比空运增加12天,成本为空运的五分之一。

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物流办主任杨丽琼表示,欧洲的货物未来可从“渝新欧”运到重庆,再通过空运中转到距离重庆四小时航空半径的亚洲城市,形成以重庆为圆心的“四小时航空经济圈”,物流成本将大幅降低。

重庆联通欧亚的“铁公联运”也已实现。货物从重庆出发,通过公路运输,经广西凭祥口岸抵达越南河内,运输时间比海运缩短20多天,成本为空运的五分之一。未来,双方还将打造两条快捷通道:中线通道(重庆-云南磨憨-新加坡)和西线通道(重庆-云南瑞丽-缅甸仰光)。

与此同时,双方多样化的跨境投融资渠道已逐步建成。企业在新加坡发债或贷款已达32.2亿美元;双方还合作成立了辐射“一带一路”的股权投资基金;中信银行国际运营中心已落户重庆,将带来每年数千亿元的结算量。此外,双方还在构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网络,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数据显示,已落地融资项目平均融资成本较今年重庆市1至3年期贷款平均利率低0.6个百分点,已为企业节约成本约1.3亿元。未来,随着创新政策的持续推进,融资成本将继续下降。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陈光炎形象地比喻说:“重庆和新加坡就像两个功率强大的电灯泡,通过互联互通的电流串联起来,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照亮周边广阔的区域,正在帮助激活中国内陆地区的发展潜能。”

相关推荐
新加坡2025全国华文大比拼活动圆满落幕

由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支持的新加坡华文知识竞赛——全国华文大比拼于26日在新加坡榜鹅综合社区中心圆满落幕。

美团发布2025黑珍珠餐厅指南海外榜单 助推全球美食文化交流

美团25日在新加坡举办2025黑珍珠餐厅指南港澳台及海外地区颁奖盛典。

2025中新旅游合作论坛暨山东文旅产业推介会成功举办

“2025中国旅游展”24日隆重开幕,由中国驻新加坡旅游办事处、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2025中新旅游合作论坛暨山东文旅产业推介会”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