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俄企业合作应先过好“翻译关”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7-15 16:02:00

新华社信息俄罗斯叶卡捷琳堡7月15日电 (记者胡晓光、魏良磊) 中国与俄罗斯企业交流需要语言作为桥梁,但首先需要过好翻译这一道关。

本月11日至14日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办的第三届中俄博览会,吸引来自黑龙江、北京、吉林等地的200多家中国企业、约2000人参加。参会参展的中俄企业在经贸、金融等方面开展了深入交流,双边合作取得新进展。

然而,记者注意到,中俄博览会这样国家级的活动,中方公司译名和宣传资料却频频出现翻译错误、词不达意等问题,引发俄罗斯媒体关注。

据记者多年在俄观察,中俄文之间翻译质量不高问题,不是只有中国公司才遇到。中俄这几年举办的有的重大活动,同声传译质量不高,常常不能正确、完整表达发言者的意思。这两年中国来俄罗斯游客大增,俄一些著名景点包括谢尔吉圣三一大修道院、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推出中文标志和说明,也往往翻译得不够贴切,令人不知所云。

记者认为,组织方如能对相关资料翻译提供指导和帮助,对于双边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将起到推动作用。

相关推荐
世界需要澜湄合作模式

10年来,澜湄合作机制已成为促进地区和平、理解与发展的重要平台。尽管国际局势多变,但澜湄合作为成员国在经济、农业、能源、水资源管理合作等领域提供了务实合作机会,缩小了发展差距,创造了平等机遇。

纪录片丨上合,尚合

因合而聚,因合而兴,因合而新,合作是流淌在上海合作组织身体中的血脉。中国作为上合组织创始成员国,始终把上合组织作为外交优先方向,以实际行动践行“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的工作口号,与地区国家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农业、经贸、人文等多领域合作全面开花,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上海合作组织家园。

“携手播撒合作种子”——上合峰会在津首场配套活动聚焦可持续发展

2025年是上合组织的“中国年”。作为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我国将于今年秋天在天津主办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