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俄企业合作应先过好“翻译关”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7-15 16:02:00

新华社信息俄罗斯叶卡捷琳堡7月15日电 (记者胡晓光、魏良磊) 中国与俄罗斯企业交流需要语言作为桥梁,但首先需要过好翻译这一道关。

本月11日至14日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办的第三届中俄博览会,吸引来自黑龙江、北京、吉林等地的200多家中国企业、约2000人参加。参会参展的中俄企业在经贸、金融等方面开展了深入交流,双边合作取得新进展。

然而,记者注意到,中俄博览会这样国家级的活动,中方公司译名和宣传资料却频频出现翻译错误、词不达意等问题,引发俄罗斯媒体关注。

据记者多年在俄观察,中俄文之间翻译质量不高问题,不是只有中国公司才遇到。中俄这几年举办的有的重大活动,同声传译质量不高,常常不能正确、完整表达发言者的意思。这两年中国来俄罗斯游客大增,俄一些著名景点包括谢尔吉圣三一大修道院、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推出中文标志和说明,也往往翻译得不够贴切,令人不知所云。

记者认为,组织方如能对相关资料翻译提供指导和帮助,对于双边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将起到推动作用。

相关推荐
“携手播撒合作种子”——上合峰会在津首场配套活动聚焦可持续发展

2025年是上合组织的“中国年”。作为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我国将于今年秋天在天津主办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

马拉维驻华大使:深化双边合作,推动中马关系新发展

马拉维驻华大使艾伦·钦泰扎表示,随着中马合作不断深化,希望两国进一步扩大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双边关系的新发展。

共话本币合作未来, “全球南方”本币融资创新合作研讨会在巴西举行

“全球南方”本币融资创新合作研讨会在巴西圣保罗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跨越山海 合作共赢——“全球南方”本币合作创新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