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为中国在中东欧增加存在和追求战略利益提供一个机会。作者为保加利亚与中国的合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欧盟和印太地区那些开放且贸易导向型的国家正面临一个重大且紧迫的机遇,即加强合作,发挥领导作用,以维护和重振基于规则的贸易的核心原则。
这一转变表明,中国不仅致力于推进公路、铁路等实体互联互通,更希望深度嵌入中亚地区的社会治理、人力资本建设和生态治理体系。
作者敏锐指出德国自身气候政策正处于调整期。核心问题在于:这种转变究竟标志着德国真正致力于强化气候领导力,还是实质上将经济竞争力置于环境责任之上?
欧盟和印度都希望在清洁能源技术方面实现更大程度的自给自足。
欧盟可以通过与可再生能源和关键资源丰富的国家合作来增强自身竞争力。
本文探讨了美国在和平时期可以加强其在亚洲的联盟和伙伴关系的领域。
作者认为,加拿大迫切需要实现经济伙伴关系多样化,加深与非洲接触被认为是个好办法——非洲快速增长的人口、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以及通过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实现的非洲大陆一体化为加拿大实现经济伙伴多样化提供了切实机会。
中国是最早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之一,这种伙伴关系是基于双方的信赖与承诺、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
2025年是上合组织的“中国年”。作为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我国将于今年秋天在天津主办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
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不应被视为零和博弈的舞台,而应被视为国际合作的典范。
南洋理工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新加坡)发表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代所长饶兆斌的署名文章,回顾了马中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合作前景。
中印关系的特点是合作与竞争复杂交错。虽然近年来中印关系紧张,但两国间的贸易仍在增长,说明冲突与合作潜力并存。
中美两国之间缺乏信任是解决贸易争端的一个主要障碍。气候变化和全球卫生等领域是两国重建信任的潜在途径。合作应对共同挑战可成为两国更广泛合作的基础。
中国和印度作为文明古国,有责任与俄罗斯等其他大国一起塑造亚洲的未来,并为“全球南方”的发展议程做出贡献。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可能会对拉美的贸易、移民、安全和跨国犯罪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这或为欧盟深化与拉美的关系和提升影响力创造机会。
印尼加入金砖合作机制,开启了外交新篇章。这一过程不仅仅是象征性的,更是对印尼作为“全球南方”国家深化合作倡导者和构建更具包容性全球治理框架重要伙伴这一战略地位的肯定。
中国与美国是否可能在癌症临床试验方面进行合作?为何迄今为止没有开展有意义的大规模合作?
文章研究了2000年至2021年中国在洪都拉斯及其中美洲邻国的金融和公共外交参与度。
中国与格林纳达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展开多领域合作,改善了当地民生,促进了经济发展,加深了格林纳达民众的“中国情结”。未来,各界期待在农业、基建和能源、科教人文等领域拓展更深层次合作,逐步提升合作规模与水平。
显示 78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