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吉林打造“四大”农产品优势产区 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速”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2-08 16:17:00

新华社信息长春2月8日电 (记者郭翔、高楠) 经营着450公顷稻田的吉林省镇赉县英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志国,去年从品种调整中获益,“去年合作社种了100公顷优质‘稻花香’米,尽管产量只有普通大米的三分之一,但价格却翻了6倍,总收入也翻倍。”今年任志国打算将“稻花香”米的种植面积扩大到200公顷。

全国玉米核心优势产区、“吉林大米”优势产区、“吉林杂粮杂豆”优势产区、优质安全畜产品优势产区……粮食单产全国第一、总产第四的吉林省今年将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市场需求和农民积极性,优化农产品供给体系,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白山绵延,松花江横穿,黑土地沃野千里,吉林省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是最响亮的名片,也成为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发优势。

好吃、营养、安全的“吉林大米”,通过品牌打造和发展优质品种,已经尝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甜头。去年,“吉林大米”中高端产品量价齐增,“不愁卖也不够卖”,带动农民增收10亿元。

吉林省今年将加速打造玉米、大米、杂粮杂豆、优质安全畜产品优势产区。以中部25个县为重点建设优质玉米生产核心功能区,对接精深加工和饲料加工需求发展优质专用品种,围绕口粮化、主食化打造鲜食玉米品牌,让玉米“粗粮细作”;继续打响“吉林大米”品牌,通过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将突破1250万亩;吉林西部易旱区适宜绿豆、花生等杂粮杂豆种植,今年将围绕“吉林杂粮杂豆”品牌建设,将松原、白城等地打造为全国重要的杂粮杂豆集散中心;吉林利用丰富的粮食资源,今年将加快畜产品全产业链开发和规模养殖,新增畜禽养殖能力3000万头(只)。

农产品提质增效离不开品牌打造。吉林省将今年确定为农业品牌推进年,计划召开全省农业品牌发展大会,研究制定政策指导意见,扩大“吉字头”农业品牌影响力。

相关推荐
镜头微观察|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沿线特色农产品共享市场红利

近年来,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发力,重庆的柠檬和柑橘、广西的沃柑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跑进”国际市场;泰国的香水椰、榴莲,越南的火龙果、芒果等东南亚特色产品得以更快捷进入中国市场。

甘肃酒泉将戈壁果蔬端上“国际餐桌”

从新鲜蔬菜的“过冬难题”,到多种特色农产品实现“首次出口”,过去依靠“老三样”(土豆、白菜、白萝卜)过冬的甘肃酒泉人,近年将大批当地果蔬端上“国际餐桌”。

甘肃80余种农产品实现“首次出口” 文创产品“破圈远航”

兰州海关2月13日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披露,去年甘肃有包括敦煌杏皮茶、天水鲜葡萄、庆阳鲜苹果、金昌马铃薯、秦安花椒、天水大樱桃、武威葡萄酒等80余种特色农食产品实现“首次出口”,以敦煌文化符号为代表的甘肃文创产品,亦实现出口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