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印钞技术加快走向国际步伐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3-06 11:33:00

新华社信息南昌3月6日电 (记者郭强) 早春三月,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旗下的南昌印钞有限公司,一张张钞票纸经印刷、裁切后变成一沓沓钞票,只是这些钞票不是人民币,而是尼泊尔纸币。

继尼泊尔100卢比面值和1000卢比面值订单之后,今年,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又通过国际竞标获得了尼泊尔5卢比面值订单。几天前,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举行了项目启动会。

相比前两次,如今,这里的工人们对外币印制明显更有“底”了。

南昌印钞有限公司工艺员彭勇剑仍记得两年前第一次拿到尼泊尔卢比时反复琢磨的场景:“这张钞票该如何印制?如何设计分色?防伪元素的具体指标是什么?采用何种工艺路线?涂布是怎么回事?一连串问题在我脑中闪现。”

随后,南昌印钞有限公司用20多天时间完成了这个外币产品的设计和试印。

“先分析票面结构,决定采用哪种工艺方案,同时确定工艺难点和攻关办法。”南昌印钞有限公司印前设计人员胡叶青这样介绍第一张外币的设计过程。

最大的难题出现在尼泊尔中央银行行长签名的设计和印制环节。

参与印制的印码技术人员说:“尼泊尔100卢比上有尼泊尔中央银行行长的签名,这个签名长20毫米、宽5毫米,线纹小于0.3毫米,比刀片还要薄。”

“1毫米是1000微米,而我们以5微米为单位进行了14次铜凸版版纹粗细试验,才产生了线宽最佳的行长签名设计方案。”制版高级技师王河告诉记者。

行长签名只是尼泊尔货币研发中解决的数十个难题之一。

在印码工序签样时,专家组除了现场看产品外,还专门对产品大张质量进行“会诊”,对着产品原版样,用放大镜反复查看产品号码墨色和位置、行长签名等是否达到最优指标,在细节上精益求精,要求机台调整到位才签样。

产品签样后,直接进入大生产,但这里同样有“拦路虎”:1.5毫米的小张尺幅公差,1毫米的白边公差,对尼泊尔纸币的套印和裁切提出了严苛的要求。

在南昌印钞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裁切机长章伟将厚厚一摞大张钞票调到最佳位置,然后小心翼翼按下确认裁切的按键。“这一刀就决定了这些小张产品是否合格,超过正负1.5毫米的误差,即使前面印得再精准也要作废。”他说。

在通过摸索让技术变得精湛之后,南昌印钞有限公司又进行了技术升级。

记者了解到, 2016年,南昌印钞有限公司又获得了尼泊尔2亿张小张1000卢比面值订单。1000卢比是尼泊尔央行发型的最大面值钞票,在整个流通环节中占据重要地位。与上一次100卢比采用进口钞票纸和油墨不同,这次1000卢比的生产实现了从原材料、工艺技术到印制设备的全面国产化。

“这是中国印钞造币行业首次全产业链输出印钞技术,同时,这也是中国印钞造币标准走向国际的第一步。”南昌印钞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政自豪地告诉记者。

而迈出这一步后,中国印钞造币行业很快就迎来新的喜讯:2017年2月8日,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与尼泊尔央行签订合同,又获得其2.6亿张小张5卢比面值钞票订单。

“这再次展现了中国印钞造币的核心竞争力,为中国印钞造币技术走向国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后参与国际竞争,我们更有信心了!”李政说,下一步,他们将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

相关推荐
墨西哥首都举办“发现彼此——二十四节气江南记忆”文化展

“发现彼此——二十四节气江南记忆”文化展28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塞巴斯蒂安基金会举办,吸引来自艺术、教育等领域的近百名参观者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中国驻迪拜总领馆举办2025年斋月慈善捐赠活动

3月20日,中国驻迪拜总领馆在迪拜德拉穆斯林社区举办斋月慈善捐赠活动,为当地劳工群体捐赠开斋饭。

中国驻迪拜总领馆成功举办民乐专场演出

“琴和五洲·乐响新春”爱乐青少年交响乐团民乐专场演出日前在中国驻迪拜总领馆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