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提速有待内外并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胡章俊 2016-05-27 16:40:00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发展论坛现场讨论,5月26日,邱俊摄

图为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发展论坛现场  记者邱俊摄

新华社信息南宁5月27日电(记者邱俊、向志强、吴小康)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成为第九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的核心主题之一。目前,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被寄予厚望并已采取不少推进措施,但互联互通总体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均衡,并面临融资、政策协调等难题。

为此,应进一步加大广西方向的东线建设力度,在强化对外协调对接的同时进一步落实国内相关规划,还应抓住产业转移机遇强化与东盟的经济纽带,通过“东西协同”“内外并举”推动经济走廊尽快实现“早期收获”。

(小标题)基础佳、前景好,总体仍“通而不畅”

中国与东盟国家长久以来保持着友好关系、经贸合作日趋紧密,在中国规划的六条“一带一路”经济走廊中,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建设基础和条件最佳,是应该优先发展的方向。

不少东盟国家均对这一走廊建设给予了积极响应,并采取了不少实际的推进措施。老挝交通运输部计划与合作司司长欧拉•帕东迪说,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对老挝而言非常重要,通过完善走廊交通连接,老挝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从一个内陆国家变成内外连通的国家,更好地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联系。老挝已经在这条经济走廊的框架下推出了一些项目,包括中老铁路签约、从中国经老挝到泰国的公路的可行性研究等。

此外,越南、泰国、老挝等国家还在其边境地区先后设立各类经济特区或园区。泰国商务部副部长维尼差•詹张介绍,泰国已经制定了未来十年总金额达2万亿泰铢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还在边境地区建立经济特区等,以促进泰国与邻国的跨境贸易和投资。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目前中国与中南半岛共有6条公路,2条铁路、3条水陆、2条油气管道、8条信息通道,有15个公路口岸,2个铁路口岸,2个水陆口岸。与中国其他沿边地区相比,中国与中南半岛的通道数量较多、种类齐全,但总体来看通达水平还不算高,不少通道通而不畅,道路路况差。

这一走廊互联互通现状还存在明显的不平衡问题:一是东盟国家内部互联互通水平不平衡。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的一项指数研究显示,以10分值评估,马来西亚的交通状况可以达到7分,而老挝、柬埔寨得分仅2分左右。二是走廊东西向建设不平衡。过去的十多年里,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推动下,以昆明为主接口的西线建设进展比较快,而以南宁为主接口的东线,即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建设相对缓慢。

(小标题)物流“碎片化”、融资需求大、多边协调难

除了硬件设施较为落后且发展不均衡外,这一经济走廊在物流通关、融资、多边政策协调等软件方面也面临诸多难题。

先后两次赴中南半岛调研交通互联互通情况的广西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李捷介绍,由于通关设施和程序不一、跨境运输协定尚不完善,这一经济走廊的物流运输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如,新加坡、中国广西已经实现无纸化、一站式通关,但沿线其他国家基本没有实现,越南检验检疫与海关分开、老挝则仍是纸质化操作等。

广西捷递供应链公司总经理李传仁告诉记者,以凭祥口岸为例,目前中越之间的货物接驳只能到对方国家境内接驳,交接完毕后返程车辆却不允许带货,这种落后的接驳方式造成了运能的极大浪费。曹光华说,越南方面的接驳货场场地狭小、道路也是泥土路,遇到高峰期车辆甚至要等待一两天时间才能接驳。

海关方面,目前中国通关与欧盟通关已经完全实现了查验结果的互认、企业评级互认,但这一经验尚未复制到东盟国家。目前的状况是,一辆货车从越南到中国,或者从中国到越南,需要过六道关,包括海关报关、检验检疫、边防各三道关口,无法实现一站式通关,也增加了企业的时间成本。

融资是这一走廊建设面临的又一难题。此次论坛上,老挝、柬埔寨等国均提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希望尽快利用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支持项目建设。翟崑表示,即使是在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马来西亚、泰国等国,不同的融资体制也带来一些问题,政府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会更加注重企业的收益。广西边境地区受长期战争影响,经济基础普遍薄弱,地方财政支出基本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解决,基本无能力自筹资金发展国际公路通道和运输便利化建设。项目融资可能是“一带一路”充分发挥潜力和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

此外,复杂政治因素也加大走廊建设的多边协调难度。经济走廊建设需要各国协力推进,多边协调难度本来就很大,加之受南海问题、美国强化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等因素影响,一些国家在一些关键项目建设方面更易产生疑虑。有专家指出,当前中国与泰国、印尼等国铁路合作项目遇到一些波折,既与日本竞争、东盟国家企图最大限度压缩投资成本等因素相关,也不排除政治因素的影响。

(小标题)做实规划加快东线建设、“内外并举”形成合力

涉及多国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工程,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应统筹考虑、做实规划,“东西协同”“内外并举”。

成果3:中国东盟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路线图

中国东盟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路线图  记者邱俊摄

与西线相比,以南宁为接口加快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东线建设,可以更好地实现中南半岛与中国华南、中南和西南三大经济圈的有效连通,相关经济圈又呈现出明显的产业分工梯队,经济互补性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开放合作办公室副主任梁金荣表示,国家应该进一步做实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规划,结合中央赋予广西的战略新定位,在项目规划、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实现东西线“两翼齐飞”。

针对跨国交通对接进展慢的问题,则应该坚持“内外并举”:一方面,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与东盟自身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等成熟机制强化沟通协调,积极利用亚投行、丝路基金等融资平台作用,根据各国国情和需求采取不同策略和政策;另一方面加快走廊国内部分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完善,除加强广西、云南等节点省区自身交通建设之外,还要不断完善广西、云南与粤港澳、长江经济带、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等方向的交通网络。

目前中国与中南半岛之间的制造业转移方兴未艾,虽然不少企业迁往东南亚,但其供应链和市场仍在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应把握机遇,加强政策对接,在通关便利化、跨境运输、边境保税区建设等方面出台更加有效的措施,通关强化经济纽带倒逼经济走廊建设加速。

中国海关总署加贸司副司长胡东升认为,依托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以及沿线国家自建的各类产业园区,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加快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与沿线国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方面的合作,有助于畅顺大通道,深化大合作,是通过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共建共赢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