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南宁铁路局货运之变:“市场化”“一体化”助推供给侧改革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2-29 16:35:00

新华社信息南宁12月29日电 (记者向志强) “过去都是我们求铁路部门发货,现在是铁路部门主动上门,为我们想办法、定方案。”广西鹿寨化肥有限公司销售部副部长谢宏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面对新常态下传统大宗货源持续下滑严峻形势,南宁铁路局在优化组织服务、加强市场调查基础上推出个性化产品,满足多元化物流需求,助推供给侧改革。

北部湾、湛江等港口运输是西南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但自2010年起连续5年超亿吨后,承担西南港口运输重任的南宁铁路局货运量连续下降。为此,南宁铁路局积极推进扩大运价自主权、清理专用线收费等改革,全面落实简化受理、实货制、一口价、门到门等货运改革措施,推动货物受理方式、运输组织模式、货运服务水平等转变。

通过实施运价“简政放权”,运价审批流程由10天缩短为3天以内;在受理方式方面,取消了计划申报、请求车、承认车等手续;重新规范了货运收费标准和项目,对所有货运收费实行一口报价、一张货票、一次性收取等。

在货运组织方面,南宁铁路局实施“稳大宗、拓零散、争边界”策略,加强运价管理,扩大散货入箱品类,设计个性化运输产品,依托95306网站开发电商平台,在市场开发、物流总包、接取送达、物流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打造了铁水联运、特需班列、果蔬冷链等货运品牌。

集装化运输是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南宁铁路局实施“总对总”战略,加强与物流量大、需求稳定的大型企业合作。去年11月,南宁铁路局联合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昆明铁路局和成都铁路局召开西南区域路港客户座谈会,与44家航运公司、大型生产企业和物流公司,建立西南区域铁路、港口、航空运输联动机制,共同开发西南物流大市场,打造低物流成本、多式联运的便捷物流出海大通道。

南宁铁路局还结合区域特点,抓住小汽车、食糖、中药材、小家电、海产品等特色货源,开发普速快运、特需班列等货运产品,发展冷链物流运输。

今年7月,南宁铁路局组织富士康电子产品搭乘中欧班列,开拓了广西经重庆贯通亚欧大陆的物流新通道。“以前东盟—北部湾地区的出口货物,通过海运等方式转运至欧洲约需40天,中欧班列整合公路和铁路运输的优势后,运输时间节省了一半。”广西震洋物流集团总经理郭鑫说。

广西既沿边又沿海,海鲜产品是一大特色。据了解,每天约有150个集装箱的海产品从北部湾销往内陆城市。为抢占市场,南宁铁路局与中铁特货公司、铁龙物流公司商讨研究,开发适合海产品客户要求的运输产品。今年2月,首趟海产品冷藏集装箱班列成功试运行,目前已实现常态化开行。

“与以往公路运输相比,铁路冷链集装箱专列安全系数高、运量大、服务好、价格优。经过测算,铁路冷链集装箱专列的物流成本可降低约20%。”从事海产品生意的东兴市向域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柏民说。

随着改革稳步推进,南宁铁路局在提供传统货运运输之外,正深度介入企业供应链、生产链、销售链,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物流增值服务。

相关推荐
中国(南宁)—印尼投资推介暨经贸合作交流会在雅加达举行

3月23日至25日,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农生文率团访问印尼,旨在深化南宁市与印尼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经贸投资、农业及制造业等领域的合作,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世界市长对话·南宁”活动发布《南宁倡议》

1月15—18日,“世界市长对话·南宁”活动在南宁举行,来自中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等8个国家12个城市市长或市长代表齐聚一堂,通过深入对话交流,为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拓展思路、贡献智慧。

以物流畅通带动经济繁荣

前三季度,新疆货物运输量8.23亿吨,同比增长7.8%,为经济运行稳步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