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外专家建议打造澜湄合作“金融网”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6-14 16:40:00

新华社信息昆明6月14日电 (记者侯文坤、浦超) 在13日下午于昆明举办的澜湄合作金融投资年会上,中外金融机构、企业代表和学者纷纷建议,打造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合作“金融网”,支持周边国家和企业“进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内的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金融,企业的‘进出’也离不开金融,我们需要一张有力且安全的‘金融网’。”北京银行总行副行长赵瑞安说,应加快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加快货币清算网络的建设,加强区域金融监管的合作。

与会代表们认为,澜沧江—湄公河区域是全球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下,澜湄区域各国的联系更趋紧密。尤其经贸往来中,对多层次金融支持的需求日益迫切。

对于市场,企业的反应往往是最快的。眼下,中资金融机构,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中国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等均把澜湄区域作为业务拓展的重点。

其中,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计划未来3年在文化旅游、民生等领域投入不少于2000亿元人民币融资,助力云南积极参与澜湄区域合作。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则已与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11家银行建立了跨境人民币业务合作关系。

一些外资银行对澜湄合作同样充满信心。花旗银行成都分行行长让幼民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背后体现了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国际地位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花旗银行同样希望在澜湄合作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余虹认为,澜湄合作中,各国金融行业承担了很重要的角色。区域合作不是一家的事情,是多方的合作,需要提供差异化的产品,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不同的跨境金融产品、创新的产品,搭建立体化全方位金融服务。

相关推荐
缅甸媒体代表团开启“诗意中国西部行”

为增进缅甸媒体对中国西部地区的了解,促进中缅民心相通,4月23日,来自缅甸5家媒体机构的代表在昆明市开启“诗意中国西部行”2025年上半年缅甸媒体来华参访活动。

磨憨铁路口岸进口首批老挝锰矿砂

记者4月21日从昆明海关了解到,近日,一列载有1616吨老挝锰矿砂的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在海关监管下顺利入境,这是磨憨铁路口岸进口的首批老挝锰矿砂。

一季度云南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货值同比增长44%

今年一季度,昆明海关共为云南省出口企业签发各类优惠原产地证书2.4万份,签证货值43.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29%。其中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货值2.65亿元,货值同比增长44%,企业凭证书可获进口国关税减让约66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