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运维境外铁路”这个在中国铁路史上属于首次、无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挑战,中老两国铁路部门按境内外铁路“同一标准、同一要求”的原则,让中老铁路成为中国铁路“走出去”的运维标杆。
前三季度,天保口岸进出口货运量25.8万吨、货值5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114%,进出口货值创历史新高。
10月20日,第六届澜沧江—湄公河大学生友好运动会暨第八届南亚东南亚国家大学生文化体育昆明交流周在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开幕。
10月17日,弥勒新广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培育的3.5万枚种用鸡蛋,经昆明海关所属蒙自海关现场检验检疫合格后启程发往坦桑尼亚。这是云南种用鸡蛋首次出口。
近日,新能源汽车出口斐济签约暨首发仪式在昆明举行。
10月14日,记者从2025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新闻通气会获悉,该赛事将于10月31日至11月8日依次在芒市、腾冲、凤庆、思茅、景洪展开,总参赛人数达10065人次。
为保障云南野生菌“鲜”达全球,昆明海关所属滇中海关通过统筹协调人力,实施“预约查验”等惠企便企举措,做到“随到随办、合格即放”,并专门开设申报与查验“绿色通道”,高效签发植物检疫证书和原产地证书,实现出口前监管“零延时”。
“在老中命运共同体引领下,我们这对好邻居越走越近。云南在其中扮演了特殊、关键角色,给予了老挝大量支持。”近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老挝中宣部副部长、《人民报》总编辑万赛·达温雅高度评价滇老合作。
10月1日至3日,第十三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举办。六国艺术家在此相聚,泰国的羽翼、老挝的芦笙、越南的㗰剧、缅甸的木偶、柬埔寨的歌曲与中国的艺术表达交相辉映。无需翻译,艺术自成语言搭建起心灵相通的桥梁。
本次活动以“开发、开放、吉祥、共欢”为主题,生动展现了两国边境地区的文化交融与友好往来。
10月1日,第十三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文艺晚会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举行。来自澜湄流域六国的艺术家们同台献艺,为观众带来一场文化艺术盛宴。
10月1日,西双版纳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航运正式启航。首艘船舶从国家级水运口岸——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景洪港出发,抵达关累口岸办理出境手续后将沿澜沧江-湄公河顺流而下,最终抵达泰国清盛港。这标志着这条连接六国的黄金水道在文旅融合领域实现新突破。
由中国驻越南大使馆、越南文化体育旅游部、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天涯共此时——彩云追月·睦邻情深”2025年中越中秋文艺晚会25日晚在越南国家歌舞剧院举行,中越艺术家和表演团体同台献艺,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对话。
9月18日,第二届“钻石六边”暨滇柬智库论坛在昆明拉开帷幕。在全球变局与区域发展需求交织的当下,中柬铁杆友谊正以务实合作书写新篇,以“钻石六边”合作架构为锚,把安全、发展、民心拧成一股绳。
9月19日,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中外记者采访行活动在昆明举行。来自乌拉圭、阿根廷、古巴、墨西哥、巴西、萨尔瓦多、秘鲁、智利、哥伦比亚9个拉美地区国家的18名媒体记者探访国内规模最大的“藻水共治”一体化平台。
近日,以“星动澜湄 ‘智’享未来”为主题的南亚东南亚网红联盟成立暨系列国传计划发布仪式在昆明举行。来自中国、柬埔寨、马来西亚、老挝、缅甸、泰国、印度等国家的近20名网络“大V”参加活动。
当地时间9月18日晚,孟加拉国青年云咖会在达卡举办。来自中孟两国政府、媒体、教育、医疗、侨界及文化交流领域的近百位嘉宾,通过“文化展演+咖啡品鉴+故事分享”的形式展开交流,以青年为纽带续写中孟友谊。
近日,“心联通 云南行”缅甸木姐南溪汉河环境保护治理项目在瑞丽市启动。该项目将通过保护河流周边环境、守护河道生态等措施,推动中缅双方共同治理跨境河流,深化边境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
9月17日,2025丝路文旅发展论坛在昆明举行。来自中国和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埃及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旅部门、媒体机构、相关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以文旅为媒,共话文明互鉴的美好未来。
9月17日,2025“一带一路”区域合作论坛在昆明举行,会场座无虚席。当“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化面临碎片化”的时代考题不断被叩问,海内外嘉宾屏息静听,对当下区域合作的困境与出路积极建言献策。
显示 93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