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三年产销伪劣板材货值千万元 兄弟俩双双被批捕

来源:兰州日报 2016-06-30 12:00:00

6月29日,记者从城关区人民检察院获悉,该院依法批准逮捕了涉嫌生产、销售伪劣板材27万张价值千万元的犯罪嫌疑人杨某、李某。

2013年以来,浙江临海来兰人员李某与其姐夫杨某为获取利益,在城关区某乡开办森亚板材木制品加工厂,从山东、河南、陕西等地购进用于生产人造板的基材,经过热压、裁切等程序后生产出伪劣木制品,用于市民的家庭及办公场所的装修、装饰。

今年3月28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对森亚板材木制品加工厂例行检查时发现,该加工厂在没有取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生产销售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当场查获的违法产品货值约55万元。5月16日,兰州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与质量技术监督局组成联合工作组对该加工厂违法犯罪活动进行侦查,经抽样检验,该厂生产的人造板甲醛含量等多项检验项目不符合GB/T15102-2006强制性国家标准。经过审计,该加工厂自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生产经营期间,生产、销售各类规格型号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27万余张、销售金额高达1015万余元,查扣未销售的伪劣人造板材价值约17万余元。

办案检察官介绍,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是以刨花板、纤维板等人造板为基材,以浸渍纸为饰面材料的装饰板材,这种板材已广泛用于室内装饰中,其中家具制造应用最多,包括办公家具和家庭用家具,如办公桌、书架、餐桌、橱柜、衣柜、隔断等,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犯罪嫌疑人杨某、李某在没有取得生产销售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加工、销售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人造板,销往城区各大家具市场,严重影响了不特定人群的身体健康。城关检察院了解相关涉案信息后,与公安机关充分沟通,密切配合、固定证据,并快速对杨、李两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

检察官提醒:

消费者在购买板材时要注意辨别真假。办案中,检察官从质监局了解到,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是根据外观质量分等级的,购买时可从外观鉴别真伪:一是观察板材表面是否有干湿花、污斑、划痕、压痕、透底、鼓泡、色泽不均、光泽不均、纸板错位、纸张撕裂、崩边等缺陷,优等品的表面无缺陷。二是闻气味,虽然板材或多或少会释放甲醛等气体,但在选购时,若闻到有刺激性异味,造成眼睛流泪或引起咳嗽,则说明板材的甲醛释放限量有可能超过规定标准,使用这样的板材会影响人体的健康,不宜购买。三是索要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或商家的授权证书,查看防伪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