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信息海南博鳌6月20日电 (记者张婷、邓华宁、王文迪) 在6月18-19日召开的“2016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上,来自不同领域的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作为各国市场和企业沟通合作的桥梁,“一带一路”倡议既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又对新型政商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会专家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政府和企业应把握机遇,通力合作,共同打造亲商、安商、便商、富商的良好氛围,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实现互利共赢。
——政府:加强政策协调沟通 建立投资合作机制 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从政府的角色定位来看,政府应加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和沟通,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合作机制、提供财税政策支持、加强货币金融合作、鼓励金融创新。同时,还要发挥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规范企业行为,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保障和风险防控。
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有利于吸引资金和人员流入,激发经济增长活力。前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指出,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重点在解决不同所有制平等待遇、建立新型政商关系、增加市场开放透明度三方面作了重大努力。
据海关总署研究室研究二处处长蔡俊伟介绍,海关总署重点围绕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从国内国际两个层面,加强跨关区、跨部门、跨国界的合作,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互联互通,努力朝着“关通天下”的目标迈进,有力促进了“一带一路”的贸易畅通。海关总署研究中心王斌表示,通过以国际多式联运为依托的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以及国内外政府各部门、商界与全球供应链各参与方之间集成平台的搭建,建立高效、规范、协同的通关处理规程和制度,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最大限度的便利通关。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霍恩全表示,目前企业单打独斗的形势不利于“一带一路”的愿景开发,应该得到政府引领,注重资金的投入及援助。在政府引导方面,我们可以发挥国际合作中心与外国组织多年合作的经验,对外国投资环境进行及时调整,积极开展研究培训和考察,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帮助。
——企业:找准定位 打造核心竞争力
在谈到政企合作中企业所扮演的角色时,龙永图、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等专家都强调,企业要加强自身竞争力,民营企业要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真正成为有尊严受人尊重的企业。
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要有世界格局的战略眼光。企业的战略选择要由单一的资源获取和市场份额的提升,逐步向培育跨国公司和技术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使中国企业在价值链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回报。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最近收购了希腊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管理局67%的股权。集团董事长许立荣介绍,中远海运集团将把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机遇,积极对该港岸线基础设施投资,优化整合油轮码头、轮渡码头、集装箱码头等六大核心板块业务,全面提升港口运营能力,将其打造成欧洲最先进的港口之一。同时,该项目也将进一步带动中国的投资,特别是海运旅游的发展,大幅提升亚欧、中欧的海铁联运效率,有利于资源进一步整合优化,促进东南欧、中非、北非协调发展,进一步实现“一带一路”设施连通、贸易畅通的愿景。
当前,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都选择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互联网+”的发展路径。环球医药控股集团打破了过去传统的人参销售模式,建立了人参交易中心,创造出“互联网+人参产业金融资本”的模式,使人参产业走出了一条新路。同样的,广东大京世控股集团也打造了“实体经济+移动互联+分享经济”的创新平台,渠道覆盖我国30多个省和“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得平台上的中小企业可以共享“一带一路”成果。
——PPP:加快项目证券化 完善政企金融合作路径
“一带一路”不仅是各国经济合作共赢之路,更是经济发展的创新之路,坚持金融创新、改善金融服务,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而金融服务的创新,需要政企通力合作,PPP正是政企合作特别是金融合作的重要模式之一。
据世纪富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传琴介绍,目前PPP项目有三种付费模式,一是使用者购买服务,二是政府购买服务,三是缺口性政府补偿服务。以前公共项目融资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方式已难以满足投资大经营期长的项目,为了加快PPP的项目落地,不仅需要PPP项目满足社会资本参与,还应该解决PPP融资问题。
为了加快PPP项目的落地,急需加快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步伐,建立健康有效的社会资本退出机制,提高资本的跨领域流动效率。同时,加快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的金融工具创新,开发基于PPP项目的期限不同的利率组合产品、项目收益债,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需求;加快PPP项目证券化的相关制度创新,为PPP项目开展营造资产证券化的良好环境,从而增加PPP项目资本的社会资本吸引力。